顯示具有 教與學的科學與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與學的科學與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Nicole's Google Classroom

這學年上工科英文,
回到人間的感覺,
教學大多愉快開心。

這學期選修課回歸到英文必修課後,
不用被四頭馬車追趕,
可以好好設計課程,
也有較寬裕的時間學生讓發揮與發表。


本校教師和學生都有校方辦好的Google帳號,
教師只要把Google Classroom開好,
給學生序號,讓學生加入即可。
感謝科內Fannie老師的分享,
讓我更善用Google,
學生多投入,上課更流暢。


第一次融入Google Classroom,
為了讓每個學生有參與感,
因此用Google表單讓每位學生推薦英語歌唱比賽的歌曲。
全班提交之後,再一起看Youtube選出合唱的歌曲,
過程中更新了時下高中生的歌單,十分有趣。
像是很腦補的"What does the fox say",
很適合繪本教學教動物叫聲;
還有讓我愛上深情款款Ed Sheeran的"Perfect"。



上課文時,利用Google簡報,
讓學生用手機掃QR code,
分組編輯該課句型和單字。



讓學生自己產生上課教材,
不僅可以加深該課句型與單字印象,
也可以藉此練習分工合作。


科內研習時,
Vicky老師分享上學期選修課的上課內容,
讓學生以Project導向實作才是帶著走的能力。
立刻請機二愛的學生製作簡易版自我介紹,
模擬大學或工作面試,必須背稿上台,
自我介紹完,
我會以英文提問,同儕也以英文提問。


人果然是最關心跟自己相關的事,
展現前所未見的投入,
好幾個平常嘻笑胡鬧的大男生,
邊講邊含羞拉衣角,覺得可愛哈哈。

並非為了炫技融入科技,
而是把上課的主場還給學生,
教學的成效也進步了。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繪本課] 萬聖節六頁小書

這學期第一次嘗試開設英文繪本課,
還在摸索和修正中,
然而,學生的作品給原本興致漸減的我一些振奮的力量。

帶著學生創作,
真的是教學中美好的風景。
學生大顯身手,
老師大開眼界。

期中報告搭配萬聖節慶,
讓學生自己命名女巫/巫師,
創作一本屬於自己故事的六頁小書。
 -六頁小書摺法可參考一張紙做一本書-


教學流程
I. 播放我最喜愛的女巫童書“Winne the Witch" 創造萬聖節的情境
關鍵字:Abracadabra is an incantation used as a magic word in stage magic tricks, and historically was believed to have healing powers when inscribed on an amulet.


II. 故事發想
教學中,期許自己盡量「自己先做給學生看」,
所以先繪製了一本 Nicole the Witch。
1. Nicole is a petit witch
who likes pumpkins very much.
2. When Halloween was coming,
she collected numerous pumpkins.
3. One day, she brought some pumpkins 
with her lovely baby when picnicking.
4. Abracadabra! She turned a pumpkin into a cozy cottage with her magic wand.

請學生依照我的範本,
畫底線處替換自己的句子,
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故事,
我收回批閱。


 

 

III.  圖文創作
學生根據我改完的筆記,
繪製一頁故事對照一頁圖。


IV. 上台發表
將學生作品拍照,讓學生到台前唸故事給全班聽。

後記
學生對自己或同儕最感興趣,
活動過程可以察覺他們的投入。
有幾個學生靈感有如滔滔江水,
做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
給學生舞台,真的會有出奇不意的驚豔呢!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感恩週記 5

問心無愧地工作後,總是有人會賞你一耳光。
也好,站得住腳的處理,不跟孩子過意不去,
有更美好的事情值得注意。

之前在DECOmyplace看到的的內湖小屋,那一片藍天綠樹窗景深深入駐我心,
很神奇地,週末R陪我散心,走著走著便走去書中主人翁的小房子咖啡廳




和小店長Mini對話真的好療癒,可愛款待著,邀請我進入他的玩耍室,
童言童語中,工作的不愉快拋到九霄雲外,單純的真心令人回味再三。
這週又跑去吃了店裡的餐點,女主人以愛家人的心,新鮮手作的食物,
超美味!
整個進入進食的心流,慢慢地品嘗紫蘇梅與紅酒醋醃漬的苦瓜,好搭!
R從新公司走來5分鐘,放鬆的環境,喝著鍋煮奶茶,
晉升為面試達人的他為我做職涯探索口試,
「我想...我覺得...」我的答案裡虛無縹緲,
「去做就對了,我會是你的後盾的,就像妳當初支持我一樣。」

立馬報名。

 

鳥事再多,還是可以燉一鍋油光亮亮的湯,安撫身心,
最近週末愛燉雞骨或豬骨高湯,撒上紅棗和枸杞,小小的火滾著,
一大鍋湯頭,星期間疲憊工作後,熱一熱就可上桌。


華航罷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罷工,
高齡少子,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鉅變,
再重讀一次這本書,預測的趨勢已歷歷在目,
被重新定義的“工作”型態,
而身旁的R恰好也踩上了浪頭,
好幾年前是積極的我帶著你走,
如今,有你的引領,
我知道,我可以的。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感恩週記 4

這星期處理暑假輔導的事情真的是虐心至極!

其他班級都按照正常程序開班,導師無須擔憂任何一點一滴,
就是這個班,總是那麼特殊,總是要把小事化大,
就如同飲水機事件重演。

充滿教育愛地想為認真的學生安排規劃,
學校、主任和我盡力,換來學生無所謂,
校方爛好人當到底,絞盡腦汁爭取經費,
換來學生大辣辣地質疑與表明無法配合,
對態度很差的人,單方面的無條件付出與妥協是教育嗎?

最壞的狀況也是最好的狀況,
讓我更看清哪些學生學生值得投注心力,傾力相助,
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讓他們的態度帶來正向回饋,
謝謝那溫暖與溫和的臉孔,才讓我有能量繼續給予。


在痛苦的當下,更能清晰體會自己想要的快樂。
無須被困在痛苦,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追尋創造,
拾起 "Mindfulness 正念" 的書籍,中文和英文,
啃食那句句晶亮,深入我心的智慧,嚮往投入,
痛苦驅使我必須要更積極實踐渴望的理想生涯。

 


處理過程,感受到同事的鼎力相助與溫煦關懷,
讓我不禁好感恩:「有好同事真的讓你上天堂!」

R心疼地看著我:「BB辛苦了,我們一起想想看怎麼解決這痛苦。」

收到爸媽寄來的葡萄與櫻桃,還沒吃,一看滿滿的紫色愛心就讓氣血順了不少。

我知道,三番兩次這樣虐心不是辦法,
善待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藥,
好好吃,好好睡,
I am that I am.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感恩週記 2

慌亂帶比賽的地獄週熬過去了,
儘管都沒獲獎,但過程中,
看見得獎者的實力與態度,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愈發炙熱的天氣,食慾不振,昏昏欲睡。

上週六凌晨起床,趕到雲林陪學生參賽,一整天筋疲力盡。
謝謝R特地開車南下陪伴,趁機一起到鄰近南投竹山遊玩,
儘管食宿踩到地雷,旅遊品質也差,
但那一路握著方向盤,
為側座的我打氣的R:「我支持鼻鼻去做想做的事,就像當初鼻鼻支持我一樣。」
班級經營和教學帶來的失落感,讓我悶悶不樂,
但藉此也更深層探索自己更想發揮的天地,
「或許你書看太多了,就去做做看吧!」
R說:「說不定很自律的你很適合當freelancer。」

導師班共13堂課一直讓我吃不消,學生也是,
好在,有一個高三的英美文學課可以讓我換換臉孔與心情。
選了Sense and Sensibility這本小說,但因為學生對於文學總是體會不深,
所以總會加上心理學的專業引導他們探討腦內、心裡與生命中的理性與感性,
身為年輕的職業婦女,帶他們思索婚姻、男女分工與價值觀的討論,
本來想說教自己熱衷的東西很開心,學生無法體會也沒關係,
沒想到!
這個班級是我在阿雜上課心情之餘的避風港,
不需一直管秩序、不需接受負向情緒,
僅僅是分享自我,就讓我喘了一口氣。

即便每星期只有兩堂課,還常因為段考模考停課,
沒想到!
要畢業了,今天竟然收到療癒身心的卡片,
敘述著:「謝謝老師用心的課程,真的學到很受用的知識,很溫柔,聲音很好聽,很想像老師一樣成為有想法的人...等等」
滿滿的正向回饋,我都情不自禁泛淚了。

有多少時刻我都是在懷疑自己是否無法提供學生的需要,
有多少夜晚我因為教學無效能感與回饋漸漸澆熄了熱忱。

當老師,不管哪裡的學生都想教的初衷,
謝謝這些學生,讓我再次確認這個善意的循環,
始終相信,學歷與成績不一定保證光明的未來,
你們的專業和態度卻深深地扶起了跌倒的老師,
也相信,你們將大放異彩!

謝謝應外三忠的小天使們:)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無愧於心

當老師真的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尤其是接別人的班,這週才走到中間,
疲憊不堪,食不下嚥,輾轉難眠,
即便已經下學期了,還是磨合地辛苦。

從高中轉換到高職,
一心就是想幫助一些資源較缺乏,但積極向上或態度良好的學生,
然而,自己老是理想淹沒現實。

蠟燭兩頭燒,飯都來不及扒幾口,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
看到聽到:
覺得自己無需聽聽別人建議的樣貌,
覺得自己無需尊重他人的大聲吵鬧,
覺得高中了不用學著為自己負責任,
寒心。

這些,我要學著說出我該說的,做我該做的,然後就放下吧。

還是有著誠懇的、負責任的、謙虛包容的一張張臉蛋,
要努力讓他們發光。

淡然和放下的課題好難呀,
R:你的個性很難不去想,你能做的就是與它共處,不要讓它傷害你。

盡人事,聽天命。

謝謝愛我逗我笑的R,
開心地聽你說,很多工作的進展,
進步神速的你,真替你開心。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日常,順其自然。

成長的記憶裡,和阿嬤躺在草蓆睡覺,媽媽下班後煮飯的身影,晚上作完功課和爸爸下棋的時光,假日和媽媽去市場,週間下午爸爸帶我們去郊外玩。在一個全心陪伴與功能健全的家庭成長,成家後想想,那真是原生家庭給我最珍貴的資產了。
生育,謝謝阿嬤和爸媽善盡生與育的責任。
現在高職的班級裡,較多單親或隔代教養或父母忙於生計的小孩,成長歷程讓我覺得辛苦,但是,有些學生卻令我感到十分欽佩,盡責,投入公共事務。他們的熱血應該來自於生命中還是有一位重要他人可以持續與他們對話,可能是阿嬤或是媽媽或是朋友。
雖然,第六年的教師生涯偶爾感到倦怠,提不起勁。但一想到這些學生的臉龐與背景,就會想要去跟他們說說話或聽他們說說話。
雖然,有時候覺得學生吵到讓我快神經衰弱,但是,想到他們能成為彼此歡笑的泉源,就替他們感到開心,因為,有朋友可以對話,真的很重要。
對話,來自全然的陪伴與傾聽。
然而,物欲氾濫與手機育兒的時代,這可能是個待被診斷或治療或教育的新興產業。


在油菜花垂垂老矣之際,發現之前媽媽寄來的水果,吃完,吐完籽,埋好土,小葡和小哈竟然努力地冒出頭來了,一陣驚呼叫老公來看(淡淡的說:喔~)!做完瑜伽通體舒暢的週末早晨,有小植物的驚喜真棒,開心極了!

高三統測完,打算製作ppt跟他們分享旅行的經驗與CP質高的方式,在世界旅行,也在人生旅行,讓他們年輕不留白。
翻閱當時文章:我不想要空白。走了好遠,看了好多,完成了好多事,的確過得充實精彩,而那蹦蹦跳跳、披肩作戰的心靈似乎澄淨與沈靜了。
學歷貶值的時代巨輪,在高職,很開心能看到一些十分力爭上游的孩子,努力有了成果,進入全國決賽,而實作能力是一輩子的資產,也讓自己覺得當老師的確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
導師會議不似以往膽戰心驚,在這裡,可以雙向的溝通。今日最感動:教務主任宣佈課輔不強迫,由學生主動報名,老師也可以依學生需求或專長開班。在這裡,我看到了尊重。
除此之外,整個學校掀起了開心農場的氛圍,許多老師自發性地在教室外種了小芽,讓空氣更清新,讓學生更多期待,讓氛圍更美好。
這些日子,很容易悶悶不樂,但是這些小事,讓人開心。
每天一早,看著又抽高的芽兒,就想起龍貓夜裡祈願那一幕,細看衝破葡萄籽硬殼的小芽,拾起掰開的殼,想著原來籽籽裡面都藏玄機。
我不是很理解自己該如何調適。或許,我該學的不是等待,而是,不等待。


小週末避開人潮的台南好舒爽,開吃!心靈原鄉的台南是否有前端工程師的缺呢?
回想這次回家過母親節有點特別,因為冷氣壞掉,和爸媽一起睡,聽著陣陣的打呼聲,疑惑著小時候一家四口一起睡怎麼可能在鼾聲如雷中睡著呢?媽媽說:那是你老公睡覺太安靜了,以後要多跟我們一起睡就會習慣了(搭配燦笑)。
爸媽寄來了一箱無籽葡萄,我問:你們有自己訂來吃嗎?媽媽說:本來要訂榴槤,但太貴了,所以把金額留起來以後再買給妳。
融說:等我變更強,可以遠端工作,我們就可以移居台南了。我說:為什麼要住台南?融說:因為你喜歡呀。
能這樣濃郁地被愛著,也太幸福了。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小燈泡



       今天將卡片送去給小燈泡的途中,看到一位重度燒燙傷的婦女擺攤賣手工袋,停下來瞧一瞧,鄉村風格,發現有三層內袋,而一位路人也停了下來,問:哇,好漂亮,是你自己做的嗎?婦人答:是我和我姊姊一起做的,有些是車縫的。我挑了一個,想跟她要名片,以後可以買來送學生當禮物。我看著她被火噬地體無完膚的臉,直視著她充滿笑意的眼睛,她說:我沒有名片,給你我的電話,我姓柯。我笑了:那麼巧,我也姓柯。她也笑:哈,很少人有這個姓齁。我說:謝謝妳,我有需要再打給妳呦。

       走著走著,我想說要把這個包包送給班上一位家有障礙的弟弟的女孩,物質匱乏的她,很積極地尋求機會與資源,沒有錢參加營隊,就自己報名志工,幫忙且體驗:之前要求學生做英文簡報分享寒假生活,她的卻是讓我最驚豔的。雖然沒有最新的iPhone整天滑手機,但是卻能幫我剪輯軟體,解決上課時電腦相關難題。

       在高職任教,確實有一些動機低落與難以自律的學生,但是也有積極突破困境的學生,讓人非常樂意給他幫助與資源,而我也從中得到了力量。

       回想自己成長過程,自童年時,簡樸的家境與教養,刻印自己要自立爭取想要的資源,從中也獲得各種能力。適度匱乏,或許是一位良師。

       今天又加寫了一封信給小燈泡的母親,在教育現場的確看到現今家庭只發揮生的功能,而沒有育的滋養,可能養出一頭頭情緒失能的怪獸或啃老的形體,那能陪伴孩子一段路的我,會銘記您懇切的話語:不吝惜真心的聆聽與關心。或許未來他在谷底時,殘存著一點點溫度,不會冷血與無情。

       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社會的種種病態與亂象,卻很容易忘記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部份。共好,或許才是幸福的起點。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吃花,花痴


吃花,花痴。大學的流金歲月是握不住的沙,但我們都被淘洗成更想要的樣子。很感恩能因為師大英語系紮實的訓練,讓我有資源有機會應屆得到想要的工作。人家說逢九必衰,19歲時我以為要衰小了,卻談了怦然的戀愛,相愛後而相知相惜,每早都親著老公後,覺得幸福地出門(現實是:七點半要出門看台灣血汗學生早自習,R卻可以睡到九點十分,騎腳踏車十分鐘上班。)更感謝自己念了師大心輔所,找到更接近自己天命與性格的學習內容,充滿好奇的大量閱讀與自學。即將29歲的我,不管是否會衰小,我漸漸理解,花開花落,人生無常,當下即是幸福,也是永恆。用大大的愛做每一件小事,用最真的心對待每一個人。



不自覺讓人流淚又透澈些的MV。今年看了最意味深長的書即是赫曼的流浪者之歌和謝旺霖的轉山,得心自在的人生旅程,無所求,真自由。



春意盎然,桃花點點的應外科辦公室。來到湖光山色半年,感謝這兒完善的設備、友善的同事、可發揮的教學、平衡的生活,還有,磨合與瞭解過後,愈來愈親近的可愛學生與支持的家長。呼吸吐納的當下,走在陽光灑落的內湖科學園區,覺得好幸福。能作自己喜歡的事,真好,謝謝R帶我來這裡。


一年前看了楊定一的書後,找到一個讓自己脫離煩躁的方法,每日呼吸的專注緩和,平靜與愉悅的生活原來很簡單。木柵優人神鼓的體驗超棒,打坐打拳打鼓!


【正念影音】‪#‎正念的九個態度‬ (2分54秒)
「正念的培養是指:此時此刻,不帶批判的覺察。聽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對人類來說,真的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因為我們很容易被捲入內心狀態,因此當我們開始培養正念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先建立一些心態……」
喬.卡巴金博士在此系列影片中將特別針對『正念的九個核心態度』進行解釋和說明,以及我們可以如何使用這九個態度應用在日常的正念練習中。
.
關於喬.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正念減壓(Mindf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創始人。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醫學榮譽教授,麻州醫學院正念中心創始人暨「減壓門診」創始人。
卡巴金博士的研究集中在身心互動的療癒,如正念訓練在慢性疼痛、壓力疾患領域的臨床應用、大腦如何在壓力下處理情緒、正念減壓對大腦和免疫系統的影響。他在世界各地教授正念與正念減壓的理念、精神及課程。三十多年來其正念著作被譯為三十多種語言。
Lesson 1: 成功是起點,失敗是經驗,過程是結果,當下是全部。
第一堂課,我咀嚼著葡萄乾,原來先甜後酸,然後分泌大量唾液。
念完研究所,轉換新學校,這半年,我期盼下個階段的來臨,

緣份未到的時候,我漸漸學會享受體驗各種無憂無慮的美好。
孩子,當你來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當個美好的媽媽,
烹飪烘焙畫畫旅行創作花草,是個好好過生活的媽媽,
你還未來之前,我也很全心全意的投注在美好事物上,
好好享受這一切與獨享爸爸。

人生不是考試,不用每件事都要快速達到目標。


學測成績揭曉,桃高的學生捎來信息,詢問選校選系的抉擇。意外的是:認真的高中生,總級分竟然跟現在學校隨便亂猜的高職生差不多。從女孩兒的信中,我好心疼他們的潛能被掩埋在一堆填鴨考試中。教學生涯步入第七年,逐漸不跟風一波波的教育潮流,只要大人觀念不改,一切改革都是偽善罷了。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把話說小,把事做好,心情愉快,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種幸福。
「這世上最殘忍的掠奪,是在孩子的心中放入恐懼」。我們活在父母與人們的期待裡,習慣創造標籤、以達到要求,用自身的優越作為幸福。」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思辨的背包旅行與出書


今天拿著印著自己名字的書,
想到蔡穎卿十年來陸續出的十本書,
我想我們都明白,出書不是目的,讓更多人生活得更好才是初衷。

2014年,我寫下我的思辨十年一文,

我目前還沒有能力具體描述思辨能力帶給我量化和質化的等等收獲和美好,

但我堅信,這是一個想要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生活地更有品質的理念,

目前就讀師大在職心輔所的我,論文方向便是:批判思考和創意思考融入高中英文教學,

好慶幸今天有參加,Dr. Charles Lee帶的活動就是一個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的萬用方法。


Critical thinking這條路,或許一直都是bittersweet,但這不就是真實人生的樣貌嗎?

謝謝Charlotte,你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2015年,我的論文寶寶出生致謝

「感謝桃園高中十二不澀導師班,第一屆的畢業班,也是第一個讓我實踐思辨教

的班級;感謝體育班,直爽的你們讓我毫無顧忌地實踐批判思考教學,得以產出論

文;感謝現任活潑有創意的導師班,雖然很遺憾無法陪你們到畢業,但是你們的快

樂臉龐給了我最棒的回憶;感謝桃高學創社群,這塊桃花源給予我溫暖的滋養;感

謝英文科不藏私少女組,有妳們我才不孤單。桃高五年,點滴心頭。


參與編著的「嚕比一夥人爭辯的大小事思辨與論辯攻防祕笈」即將付梓,師

大英語系常紹如教授對於推廣英語辯論教育的熱血與堅毅,您的風範是我的楷

模;感謝壽山高中沈郁汝老師一同實踐批判思考教學,一起編著有我們影子的

思辨圖文書,在桃園的生活,有妳真好;幫忙這本書問世的所有人,謝謝你

們;感謝桃園農工的楊雅涵老師,幫忙控制組的施測,才得以順利完成論

文。」



想著這些年來不經意地播種與耕耘,那當下的投入與熱情,沒想到在當時認為

遙遠不可及的將來卻在現在開花,等待更多有緣人來滋養結果。

Steve Jobs的“Every dot will  be connected together.”很真實啊!







2014後半年,結婚與蜜月後的喜悅參雜著工作的低潮與瓶頸,

貴人玉青老師給予的授課機會愁雲慘霧中看見旭日東昇,

那一晚,冰冷的心因為共學的學生與老師溫熱了起來,

手中握著N&R's Eurotrip的紀念品:Follow Your Heart.

 似乎從那時候起,思辨對我的意義,從腦,到心。





隨著R的工作遷移到新環境,再次被桃高學創班邀請舊地重遊,有著不同氣色與心境。

N&R's Eurotrip  寫完了20章,帶上自己印製成的旅行紀錄本,

也提上阿嬤給予的生命旅行包裹與手作伯爵磅蛋糕前往睽違半年的桃園高中。

我重新安排了演講的內容,

不僅用腦的辯論,還要用心,珍愛與覺察真實的自己。






兩屆都是學創班學員的高二學生郁珊,很讓人喜愛的郁珊,頻率和我很有共鳴的郁珊,

給了我堅定與溫暖力量的回饋,

那晚,容易疲累的我,真的精神百倍。




    去年此刻,我是個辯論社社員,今年不是了;去年此刻,我厭倦辯論爭真理的唇槍舌戰,今天明白了「思辨」的價值。思辨是今天課程的主軸,而在這堂課裡我擁有超乎想像的收穫。

    Nicole老師用最接近生活的小事「該不該有第八節課」引導身為高中生的我們迅速進入思考的狀態,我和去年一樣選了不該。不同的是去年的我很少發言,今天我擁有明確的論點,這點我發覺一年之中自己默默地改變了,變得更成熟獨立了(思考方面)。

    記得開始這個問題不久,老師如同上一輪的經驗,在開始選擇正反方與反方發言前發下一張有中英對照的討論單,重點是我被點到負責朗讀十多行的英文論述。說實話,我緊張不已(英文是學科中令我頭痛不已的項目),但還來不及多想麥克風就遞上前了。我硬著頭皮,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唸,那種語速像是毛毛蟲嚙咬著龐大樹葉,緩慢地令我不知所措,因為除了「遲緩」,噎住喉的是好多不會唸的單字,怯生生望著眼前這一顆顆跨越不了的巨石,才開始兩句,我便期待著Nicole老師換人替我接手,沒想到不僅沒有人跟我接替,我自己竟唸完了這一大段文字。當我遇見擱路巨石,幸好老師悄悄地坐我面前引領我跨越,對我來說,跨過的不僅僅是陌生的拼字,而是心中對於英文的恐懼。朗讀這段文字時,我的眼睛哪也不敢多瞧,就怕自己被大家關注的眼神裡會映出自己不甘承認的缺點,盯著文章直到這段文字最後一的句點出現,我才驚覺自己本能性的嚇出一身冷汗濕透了衣襟。但這一身濕漉漉的感受,好似證明著我變勇敢了!更勇敢面對自己的心魔!
    
     接著進入辯論的過程。

    雖然,我本來就知道討論是否要第八節這個相同的問題可能會有不同於去年的結果,但令我訝異的是去年我們十一人一面倒向不要有第八節的結果被翻盤了,這個狀況使我興奮地想聽對方的論點。最終,我弄懂了。我們無一不想要擁有能夠展現自我的舞台空間,但礙於現實層面的問題,我們沒有選擇權,只能在看似保護傘的制度下爭取自己帳面上的掌聲。頓時,我不禁再一次反思「念書」的價值是什麼就如同「分數」在我們青春生命中定義著什麼沒錯,升學在乎試卷上歷經三年淬鍊的證據,但我實在不甘心被分數定義我的價值。我認為念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種種困難而能從中練習克服,學習摸索著課業與娛樂間如同一隻圓舞曲中的平衡腳步,這才是更重要的事;即使跌跌撞撞,這些我走過的路才會是我一輩子的能力,除了念書,這才是我更該體察的青春。我是這樣深信著。
    
     當然,我深受老師們與主任毫無藏私的分享所打動。

    「生活,需要空白;生命,即是小事的累積。」月英老師若有所思地繼續說「即使是放空,揮霍無度的時間流逝後,或許才會發現自己不該如此頹廢,進而將自己定位,開始有目的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我深深被感動,這說法讓我知道生命中還有許多美景值得我駐足,生活節奏太快就應該留點空白給自己,而非要求自己跟時間無條件競賽。謝謝老師這席話提醒了我,實踐「留白給自己」是多麼重要且疼惜自己的表現。

    几華老師也提出了一個令我深思良久的觀點,老師說「老師們的專業是窗戶,而老師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讓學生們看見更不同的世界。」我認為所謂「不同的世界」指的是「視野的廣度」。在學科的學習中一定會遇到不擅長的項目,排斥心理會影響上課態度,甚至影響觀察老師的角度,這是可怕的偏見,因為預設立場讓我們不由自主地關上學習可能的窗口,看不見美麗風景其實是自己關上心扉,只因為不想面對。如今,我想挑戰重啟對於這世界的每一扇風景,不是不願錯過,而是希望給自己再一次好奇的機會,重啟單純渴望學習的這種態度。

    還有一個人,不斷不斷把我拉進自我思辨的漩渦之中,她是青蓮主任。「念書,是一個令人心痛的詞彙;學習,是享受未知的世界。」主任接著又道:「我們為『什麼』上學?又為『誰』而學?學習的本質又是甚麼呢?當你們學習思考這些問題,將更明白學習的樂趣。」語罷,我抓住了語中的餘韻學習只須按照自己的腳步一一實踐,準備好了就上路,應該好好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澀。我在這些問題思考中暈眩了一會兒才回神,好值得。

    回到課程中的第二個重心,思辨與旅行的關係。我很喜歡Nicole老師的比喻,老師說「台灣的學制讓念書的形式像搭電梯一樣,所有人都被要求一起上樓;這就如同參加旅行團的旅遊經驗,所有人被綁在一定的行程中。然而,念書和旅遊,都只是工具,通往所追尋價值的某種工具。」對Nicole老師而言,背包旅行是實踐「思辨」這個價值的工具,選擇自助是因為掌握這一切的人是自己,可以自由決定下一步的節奏,而手中掌握的是每一刻「心」的感受。

    Nicole老師分享著投資自己出國開開眼界之後的改變,不想回國的內心掙扎過程才發現不一定要旅遊才能思辯,思辨應該是「用心思考,用心感覺,付出行動」包含和最熟悉的人相處,無處不藏著值得思辯的點滴。想到這裡水做的我眼眶泛淚,想起了第二次段考前的自己,想起了摯親與我的點滴,但我逼自己緩下情緒,本能地不想在這麼多人面前讓淚水潰堤。

    在珍愛卡的真情訴說活動中,我抽到的那張卡片上頭畫著無數杯子,畫面中央有個女孩伸直了手臂,沒有墊腳,準備取下手臂伸直所及的那個杯子,五顏六色的選擇中藏著四個字相信直覺。在翻開卡片之前,我並沒有問任何問題,但我回憶著這陣子家裡發生的大小事,包含阿婆不穩定的健康狀況、爸爸對於我參與學創的支持度以及自己的課業壓力……。被種種狀況綁住的我相當清楚這個自己是我不樂見的,但那個我終究是自己。我自認為「跟隨直覺」是一股支持我「做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從小就活得符合長輩期待,意見與想法亦深受長輩的思維而牽動,高中後我漸漸了解只會服從的我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我一直缺乏「跟隨直覺」的勇氣,因為我時時顧忌著長輩們(尤其是爸媽)給我的意見,甚至認為他們的決定都是對的決定。不過現在我不這麼想了,除了「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之外,我更發覺溝通與協調才是思辨,命令與抵制才會釀成誤會的鴻溝,問題不但依然存在,反而更加難以化解。幸運的我在今晚抽到了這張小卡,我很滿足。

    話說滿足之餘依然停不下困惑,幸好育瑛為我解惑。我一直覺得抽這些牌卡事非常奇妙的事,因為很準,似乎無論抽到什麼,這張卡片總是能夠與自己有所連結,為此我一直驚嘆不可思議。育瑛老師說「生活中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其實早已有解決的辦法,但這問題會一直困擾著自己是因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太多種了,使自己無從選擇。加上選擇中最合適的選擇不一定是自己所喜歡的,此時牌卡透露的訊息給了你一個相對肯定的方向,使你不因徘徊而徬徨。」這讓我發現一種有趣的心理,那就是我們很擅長將自己投射在人、事、物中,用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詮釋身旁的人、事、物,這大概也說明為何貶謫詩人經常寓情於景的理由了吧!

    夜深了。我獨自坐在書桌前思考著這十多年的自己,說起來我的人生不算順遂,但我很謝謝青蓮主任說「順利是意外,受挫才是常態!」或許因為我的生活充滿曲折的轉變,經常以淚水滋養自己的堅強,我與「思辨」的關係也因此更加難割難捨。這感受讓我深刻體會笛卡爾所言之「我思,故我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