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著印著自己名字的書,
想到蔡穎卿十年來陸續出的十本書,
我想我們都明白,出書不是目的,讓更多人生活得更好才是初衷。
「我目前還沒有能力具體描述思辨能力帶給我量化和質化的等等收獲和美好,
但我堅信,這是一個想要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生活地更有品質的理念,
目前就讀師大在職心輔所的我,論文方向便是:批判思考和創意思考融入高中英文教學,
好慶幸今天有參加,Dr. Charles Lee帶的活動就是一個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的萬用方法。
Critical thinking這條路,或許一直都是bittersweet,但這不就是真實人生的樣貌嗎?
謝謝Charlotte,你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感謝桃園高中十二不澀導師班,第一屆的畢業班,也是第一個讓我實踐思辨教學
的班級;感謝體育班,直爽的你們讓我毫無顧忌地實踐批判思考教學,得以產出論
文;感謝現任活潑有創意的導師班,雖然很遺憾無法陪你們到畢業,但是你們的快
樂臉龐給了我最棒的回憶;感謝桃高學創社群,這塊桃花源給予我溫暖的滋養;感
謝英文科不藏私少女組,有妳們我才不孤單。桃高五年,點滴心頭。
參與編著的「嚕比一夥人爭辯的大小事─思辨與論辯攻防祕笈」即將付梓,師
大英語系常紹如教授對於推廣英語辯論教育的熱血與堅毅,您的風範是我的楷
模;感謝壽山高中沈郁汝老師一同實踐批判思考教學,一起編著有我們影子的
思辨圖文書,在桃園的生活,有妳真好;幫忙這本書問世的所有人,謝謝你
們;感謝桃園農工的楊雅涵老師,幫忙控制組的施測,才得以順利完成論
文。」
想著這些年來不經意地播種與耕耘,那當下的投入與熱情,沒想到在當時認為
遙遠不可及的將來卻在現在開花,等待更多有緣人來滋養結果。
Steve Jobs的“Every dot will be connected together.”很真實啊!


2014後半年,結婚與蜜月後的喜悅參雜著工作的低潮與瓶頸,
貴人玉青老師給予的授課機會愁雲慘霧中看見旭日東昇,
那一晚,冰冷的心因為共學的學生與老師溫熱了起來,
手中握著N&R's Eurotrip的紀念品:Follow Your Heart.
似乎從那時候起,思辨對我的意義,從腦,到心。
隨著R的工作遷移到新環境,再次被桃高學創班邀請舊地重遊,有著不同氣色與心境。
也提上阿嬤給予的生命旅行包裹與手作伯爵磅蛋糕前往睽違半年的桃園高中。
我重新安排了演講的內容,
不僅用腦的辯論,還要用心,珍愛與覺察真實的自己。
兩屆都是學創班學員的高二學生郁珊,很讓人喜愛的郁珊,頻率和我很有共鳴的郁珊,
給了我堅定與溫暖力量的回饋,
那晚,容易疲累的我,真的精神百倍。
去年此刻,我是個辯論社社員,今年不是了;去年此刻,我厭倦辯論爭真理的唇槍舌戰,今天明白了「思辨」的價值。思辨是今天課程的主軸,而在這堂課裡我擁有超乎想像的收穫。
Nicole老師用最接近生活的小事「該不該有第八節課」引導身為高中生的我們迅速進入思考的狀態,我和去年一樣選了:不該。不同的是去年的我很少發言,今天我擁有明確的論點,這點我發覺一年之中自己默默地改變了,變得更成熟獨立了(思考方面)。
記得開始這個問題不久,老師如同上一輪的經驗,在開始選擇正反方與反方發言前發下一張有中英對照的討論單,重點是我被點到負責朗讀十多行的英文論述。說實話,我緊張不已(英文是學科中令我頭痛不已的項目),但還來不及多想麥克風就遞上前了。我硬著頭皮,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唸,那種語速像是毛毛蟲嚙咬著龐大樹葉,緩慢地令我不知所措,因為除了「遲緩」,噎住喉的是好多不會唸的單字,怯生生望著眼前這一顆顆跨越不了的巨石,才開始兩句,我便期待著Nicole老師換人替我接手,沒想到不僅沒有人跟我接替,我自己竟唸完了這一大段文字。當我遇見擱路巨石,幸好老師悄悄地坐我面前引領我跨越,對我來說,跨過的不僅僅是陌生的拼字,而是心中對於英文的恐懼。朗讀這段文字時,我的眼睛哪也不敢多瞧,就怕自己被大家關注的眼神裡會映出自己不甘承認的缺點,盯著文章直到這段文字最後一的句點出現,我才驚覺自己本能性的嚇出一身冷汗濕透了衣襟。但這一身濕漉漉的感受,好似證明著:我變勇敢了!更勇敢面對自己的心魔!
接著進入辯論的過程。
雖然,我本來就知道討論是否要第八節這個相同的問題可能會有不同於去年的結果,但令我訝異的是去年我們十一人一面倒向不要有第八節的結果被翻盤了,這個狀況使我興奮地想聽對方的論點。最終,我弄懂了。我們無一不想要擁有能夠展現自我的舞台空間,但礙於現實層面的問題,我們沒有選擇權,只能在看似保護傘的制度下爭取自己帳面上的掌聲。頓時,我不禁再一次反思「念書」的價值是什麼?就如同「分數」在我們青春生命中定義著什麼?沒錯,升學在乎試卷上歷經三年淬鍊的證據,但我實在不甘心被分數定義我的價值。我認為念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種種困難而能從中練習克服,學習摸索著課業與娛樂間如同一隻圓舞曲中的平衡腳步,這才是更重要的事;即使跌跌撞撞,這些我走過的路才會是我一輩子的能力,除了念書,這才是我更該體察的青春。我是這樣深信著。
當然,我深受老師們與主任毫無藏私的分享所打動。
「生活,需要空白;生命,即是小事的累積。」月英老師若有所思地繼續說:「即使是放空,揮霍無度的時間流逝後,或許才會發現自己不該如此頹廢,進而將自己定位,開始有目的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我深深被感動,這說法讓我知道生命中還有許多美景值得我駐足,生活節奏太快就應該留點空白給自己,而非要求自己跟時間無條件競賽。謝謝老師這席話提醒了我,實踐「留白給自己」是多麼重要且疼惜自己的表現。
几華老師也提出了一個令我深思良久的觀點,老師說:「老師們的專業是窗戶,而老師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讓學生們看見更不同的世界。」我認為所謂「不同的世界」指的是「視野的廣度」。在學科的學習中一定會遇到不擅長的項目,排斥心理會影響上課態度,甚至影響觀察老師的角度,這是可怕的偏見,因為預設立場讓我們不由自主地關上學習可能的窗口,看不見美麗風景其實是自己關上心扉,只因為不想面對。如今,我想挑戰重啟對於這世界的每一扇風景,不是不願錯過,而是希望給自己再一次好奇的機會,重啟單純渴望學習的這種態度。
還有一個人,不斷不斷把我拉進自我思辨的漩渦之中,她是青蓮主任。「念書,是一個令人心痛的詞彙;學習,是享受未知的世界。」主任接著又道:「我們為『什麼』上學?又為『誰』而學?學習的本質又是甚麼呢?當你們學習思考這些問題,將更明白學習的樂趣。」語罷,我抓住了語中的餘韻:學習只須按照自己的腳步一一實踐,準備好了就上路,應該好好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澀。我在這些問題思考中暈眩了一會兒才回神,好值得。
回到課程中的第二個重心,思辨與旅行的關係。我很喜歡Nicole老師的比喻,老師說:「台灣的學制讓念書的形式像搭電梯一樣,所有人都被要求一起上樓;這就如同參加旅行團的旅遊經驗,所有人被綁在一定的行程中。然而,念書和旅遊,都只是工具,通往所追尋價值的某種工具。」對Nicole老師而言,背包旅行是實踐「思辨」這個價值的工具,選擇自助是因為掌握這一切的人是自己,可以自由決定下一步的節奏,而手中掌握的是每一刻「心」的感受。
當Nicole老師分享著投資自己出國開開眼界之後的改變,不想回國的內心掙扎過程才發現:不一定要旅遊才能思辯,思辨應該是「用心思考,用心感覺,付出行動」包含和最熟悉的人相處,無處不藏著值得思辯的點滴。想到這裡水做的我眼眶泛淚,想起了第二次段考前的自己,想起了摯親與我的點滴,但我逼自己緩下情緒,本能地不想在這麼多人面前讓淚水潰堤。
在珍愛卡的真情訴說活動中,我抽到的那張卡片上頭畫著無數杯子,畫面中央有個女孩伸直了手臂,沒有墊腳,準備取下手臂伸直所及的那個杯子,五顏六色的選擇中藏著四個字:相信直覺。在翻開卡片之前,我並沒有問任何問題,但我回憶著這陣子家裡發生的大小事,包含阿婆不穩定的健康狀況、爸爸對於我參與學創的支持度以及自己的課業壓力……。被種種狀況綁住的我相當清楚這個自己是我不樂見的,但那個我終究是自己。我自認為「跟隨直覺」是一股支持我「做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從小就活得符合長輩期待,意見與想法亦深受長輩的思維而牽動,高中後我漸漸了解只會服從的我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我一直缺乏「跟隨直覺」的勇氣,因為我時時顧忌著長輩們(尤其是爸媽)給我的意見,甚至認為他們的決定都是對的決定。不過現在我不這麼想了,除了「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之外,我更發覺溝通與協調才是思辨,命令與抵制才會釀成誤會的鴻溝,問題不但依然存在,反而更加難以化解。幸運的我在今晚抽到了這張小卡,我很滿足。
話說滿足之餘依然停不下困惑,幸好育瑛為我解惑。我一直覺得抽這些牌卡事非常奇妙的事,因為很準,似乎無論抽到什麼,這張卡片總是能夠與自己有所連結,為此我一直驚嘆不可思議。育瑛老師說:「生活中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其實早已有解決的辦法,但這問題會一直困擾著自己是因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太多種了,使自己無從選擇。加上選擇中最合適的選擇不一定是自己所喜歡的,此時牌卡透露的訊息給了你一個相對肯定的方向,使你不因徘徊而徬徨。」這讓我發現一種有趣的心理,那就是:我們很擅長將自己投射在人、事、物中,用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詮釋身旁的人、事、物,這大概也說明為何貶謫詩人經常寓情於景的理由了吧!
夜深了。我獨自坐在書桌前思考著這十多年的自己,說起來我的人生不算順遂,但我很謝謝青蓮主任說:「順利是意外,受挫才是常態!」或許因為我的生活充滿曲折的轉變,經常以淚水滋養自己的堅強,我與「思辨」的關係也因此更加難割難捨。這感受讓我深刻體會笛卡爾所言之:「我思,故我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