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正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正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感恩週記 7

于啾說:感恩週記可以不要再出現N&R了嗎?
那這週來感謝一下我僅有的好朋友們。

我的好姐妹黃大回台灣了!
借宿在小木屋的幾天,曉雲也來團聚,
雖然每日都會在對話框隨意哈拉亂聊,
但是,紅豆泥友達聚在一塊絮絮叨叨,
把許多細微的感受與私藏的秘密攤開,
令我這個難以壓抑的心靈抒展了起來。

記得高中打辯論賽,一起愛慕學長姊,
還約好未來交男朋友要帶回來給彼此鑑定。
南北分飛的大學生活後,
見證了來來去去的愛情,
也有了樣本數(XD)可以探討個別差異。

人生有了愛情,友情更是滋潤生活,
尤其是從人不癡狂枉少年的青春到三十而立的陳年友誼,
有好姐妹一起分享人生不同階段的點點滴滴,何謂寂寞?

可以肆無忌憚談論天南地北、臉紅紅脖子粗的各種議題,
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要過的關和心情,
有了分享和陪伴,似乎變得輕鬆和簡單些。

妮口不會再任性了,一定帶你們吃爽口天然的小房子套餐。
讓我們一起招財進寶吧!!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感恩週記 6

最近,重讀了在心輔所佩怡老師的探討榮格的書,與婚前的感受又深了些。

「適時(timing)是一個大奧秘,因為那不是自我能夠控制的。...『匆忙』違反了與時並進的漸進演化歷程。...對於某一種內在經驗,不論你有多渴望,準備得多好了,都無法要它發生就發生。時間對了,它就發生;時間不對,就不會發生。過度的刻意,缺乏耐心,都會打亂整個歷程。(Jeffrey Raff,2000)」

求學、求職一路順遂的我,似乎落入急切地凡是按著規劃的人生,
有時候,會忘了享受當下的美好。

寫一首詩,在生命本質與願景規劃的最後一堂課。

點點圈圈圓圓
雪花片片
晶瑩的不一樣
有稜角的圓滾滾
掉進屬於自己的雪地
堆疊出不同的風貌

冬日的暖陽
召喚你
融化 昇華

你有你想去的方向
飄浮著 在陽光下
你昂然地閃耀
春日的融雪
生機盎然

多虧了慢郎中的R,兩年前靈光乍現的詩,如今卻栩栩如生映證。
約莫是升學與就業先前受挫多了,反而因此找到樂在其中的職涯,
總是在我心情過不去時,用帥氣的姿態教誨我(?),療癒系的撫慰,
情緒風暴後,又喜孜孜、甜蜜蜜的想著:「有這麼善體人意的人生伴侶,夫婦何求?」
然後,要找回那個充滿好奇心、溫馨的自己,創造更多更多想來不禁嘴角上揚的回憶。



學期剩一天了。

拍拍一整學年度磨合的傷痕,
反思還不夠體恤學生的自我,
去愛、去幫助、去關懷,
讓自己更有原則、更有智慧,
能引導學生成為可愛的人兒。

謝謝媽媽寄來自己種的芒果,甜滋滋,
養小孩或許像種水果,剛剛好最好。

日本小丸子之旅,即將啟程,
Love is the greatest adventure.
N&R's Adventure繼續囉!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感恩週記 4

這星期處理暑假輔導的事情真的是虐心至極!

其他班級都按照正常程序開班,導師無須擔憂任何一點一滴,
就是這個班,總是那麼特殊,總是要把小事化大,
就如同飲水機事件重演。

充滿教育愛地想為認真的學生安排規劃,
學校、主任和我盡力,換來學生無所謂,
校方爛好人當到底,絞盡腦汁爭取經費,
換來學生大辣辣地質疑與表明無法配合,
對態度很差的人,單方面的無條件付出與妥協是教育嗎?

最壞的狀況也是最好的狀況,
讓我更看清哪些學生學生值得投注心力,傾力相助,
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讓他們的態度帶來正向回饋,
謝謝那溫暖與溫和的臉孔,才讓我有能量繼續給予。


在痛苦的當下,更能清晰體會自己想要的快樂。
無須被困在痛苦,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追尋創造,
拾起 "Mindfulness 正念" 的書籍,中文和英文,
啃食那句句晶亮,深入我心的智慧,嚮往投入,
痛苦驅使我必須要更積極實踐渴望的理想生涯。

 


處理過程,感受到同事的鼎力相助與溫煦關懷,
讓我不禁好感恩:「有好同事真的讓你上天堂!」

R心疼地看著我:「BB辛苦了,我們一起想想看怎麼解決這痛苦。」

收到爸媽寄來的葡萄與櫻桃,還沒吃,一看滿滿的紫色愛心就讓氣血順了不少。

我知道,三番兩次這樣虐心不是辦法,
善待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藥,
好好吃,好好睡,
I am that I am.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感恩週記 3

期盼已久的返鄉連假,揮別西南氣流,回到清朗台北。

跟著人潮流入鬧哄哄的草衙道大魯閣,難得覺得真棒的商場,
大人小孩都快樂,有吃有玩又運動!
為此,我有多愛高雄一點點。

一個月不見,婆婆骨折的腳已健步如飛,神清氣爽,
公公婆婆為R努力有所報酬而放下心擔,著實的開心。
窩在鳳山透天厝,吃著枝美牌超甜美紅豆配牛奶,爽歪歪。
公公婆婆身體健健康康,心情愉愉快快,
我和R輕輕鬆鬆,聽著打在雨棚的雨聲。

滂沱大雨中,回到岡山小閨房,熟悉的氣息。
和R睡在小時候爸爸手作的木頭地板,木頭窗櫺外的大雨嘩啦啦,
和R的睡前小談心:「我也好想要有一技之長,英語教學和心理學好像都沒有很專業?」
R:「我覺得你的專長就是把不同領域結合起來,相信我,十年後,我們再來看看。」
嗯,你篤定地像是地球上剩下最後一棵樹。

我推了R一把:「你會不會不習慣,睡不著?」
「蛤?你剛剛說什麼?」大約就是平常三秒入睡,現在五分鐘後,呼嚕嚕大睡。

小時候五甲尾下大雨,都有淹水的危機,
有一年還真的淹到一層樓高,家家戶戶就待在二樓,點蠟燭。
現在不淹水了,但不知為何,
我卻好懷念那淹水的五甲尾,
這回下大雨的夜,好有感覺。

大家族遊覽車出遊,浩浩蕩蕩,
不是老人團,也不是學生出遊,
各年齡層平均分佈,血緣情深,
生命的延續與熱鬧,接踵而來。

感謝爸媽們都健康和快樂,
感謝R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感謝球球這麼可愛,給我們好多歡樂。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My happiness project:感恩週記

下半學期初上正念課程,的確為忙亂的生活注入靜穩的力量,
藉由回到呼吸與感官,覺察當下的自己。

然而,
學校活動逐漸多了起來,學生浮躁,自己的情緒也跟著波動。

即便還是有生活平衡的活動與學習,
瑜珈課、廚房之歌、好姐妹的聚會,
但,似乎不似之前那麼起勁,而且還容易把工作情緒帶回家。

到底是怎麼了呢?
想了想,喔!
之前每星期都會搬一堆不同主題的書回家啃,
好奇地沈浸在不同主題的探索,好像去了一趟紙上旅行。

昨天,去圖書館搬了書,眼睛一亮!


兩年前很喜歡的一本書,也按圖索驥編織與實踐自己2014一年的藍圖:


第二本的許多平凡卻寫實的觀點更是深深打中步入家庭生活的我,
家,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外在條件而已,
而是,生活在其中的氛圍與情感。
大體來說,自己這一年來過得頗愉快,
不愉快的時刻,大都來自於工作不順,
或是自己被困在規劃與比較,痛苦著,
而忘了自己的幸福擁有與完整存在。

這週,開始來執行自己的感恩週記,
即使外在世界難免都有負能量,
但自己內建的快樂是我的選擇,
開始練習,我有能力選擇平靜與快樂。

這一週的感恩週記,我要從我的家開始,
結婚後,我的家就是R。

謝謝R轉換跑道一年多來,
每一天都持續成長與學習,
每一天都充滿熱忱地工作,
很幸運地,敲了機會的門,
很多機會為也你敞開大門,
帶來物質與心靈條件的滿足。

謝謝R總是安撫我的情緒,
讓我知道被在乎被呵護著,
回到結婚是因為相愛的初衷,
每天晚上的擁抱與早晨出門的親吻,
都是一種有你真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的感覺!

謝謝R轉換跑道,在浪頭上,
好好玩,也充滿希望。

還會一起做家事,這才是幸福的泉源呀。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Right now, right here, right you.

陽光終於露臉了,涼涼的風習習的吹,春暖花開。思緒,是涓涓細流,過去就過去了,未來總會到來的。Right Now, Right Here.中醫的整體觀,真是奇妙,林黛玉體質要多接觸大自然寬心才好,騎著愛夫送的愛車,夫復何求?


“長大之後,我了解到,人真正要被檢視的,既非學歷、財富或職位,而是作為一個人,你有沒有能力把生活過得很好,能不能確認自己的幸福之感。-- 蔡穎卿” 

白天,烤了鴨腿三明治,夾了山藥、洋蔥和生菜,炎熱的天,食慾大開;晚上和R一起吃著瞞著爹的明太子茶碗蒸、比目魚丼飯和腌蘿蔔,興奮著想著要來試做醋飯,買厚實一點的茶杯蒸蛋,之前醃蘿蔔的配方糖可以放多一些;在Kindle上閱讀第二本醫學院教授的書籍,原本以為自己無法持續的,然而,每天一小段的閱讀時光,感到平靜與踏實;R一天天的進步,一天天過著寫程式有趣的日子,融光煥發。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正念油菜花






To every 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 under the heaven: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pluck up that which is planted;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break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A time to get,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cast away;  

A time to rend, and a time to sew; a time to keep silence, and a time to speak;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of war, and a time of peace.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燬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謝謝曉雲,讓我的陽台重現生機,
一盆自種的油菜花,一篇網誌,
你的失去,你的得到,
讓總是不禁急切的我想起了這聖經的篇章,
然後,坦然地去經驗這些定期與定時。

昨晚在台灣正念工坊領了正念減壓(MBSR)的證書,
這八週的體驗與訓練,
似乎前五週真的安頓了身心,
然而,後三週,身體反其道而行。

即便如此,漸漸確立另一條耕耘的園地。
參與麻州大學醫學院的正念講師課程,
鑽研中醫的古老智慧與體會,
教育,就是活出真善美的自己,
愛與榜樣。

對於教改,我持悲觀態度,
然而,
能夠覺醒與自立的孩子與大人,
充滿了無窮的可能與希望。

 學了英文,可以探索更寬廣的領域世界,
去了旅行,體驗相同與相異的生活角落,
學了下廚,可以烹煮家庭的健康與溫馨,
學了醫學,可以蓄銳自身與家人的活力,
把自己縮的小小,可以展望的就很大很大。

今早,鏟土埋了橘子籽,
還有兩盆的哈密瓜,
泡水的葡萄籽,等待播種,
生命,的,奧妙,
好玩。:)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緩慢,好好。


 緩慢


我已忘了什麼因緣際會下,愛上,緩慢


是網站上那一句:“慢一點,靈魂才會跟得上。”深得我心?
還是,上面這四個人生面向的理念切合目前追求的生活基調?
或許,是因為在追悼阿嬤的百日裡,在雲霧山嵐的金瓜石,阿嬤給我的訊息。









大約九年前來過金瓜石,當時R騎著小紅,繞過重重山路,我在後座,屁股好痛。
2015年9月,我們舊地重遊,從忠孝復興站搭公車,40分鐘就到了。
隱身在山腰的木建築,遠離觀光勝地的悠然。
緩慢愛讓房客抽鑰匙,就像我們隨機抽中自己一生的功課。
房間擺著葉慈的詩集,門口掛著他的這首詩,其實我看不太懂。
當時,初到新學校,又碰上難解的紛擾,心情紊亂,
但那兩天一夜,望著落地窗外的山嵐渺渺,寫了一封信給阿嬤,
奇妙地,書寫的同時,似乎也收到阿嬤給我的回音。

吃的饗宴,山中說菜與九宮格朝食的特色料理,真的是大魚大肉都無法取代的獨特口味。



2015年11月初,"緩慢副品牌,緩慢尋路"陸續營運,以馴鹿為設計發想,

"「緩慢;尋路」也同樣希望以「慢」作為旅行與生活的態度,並決定以馴鹿作為品牌的象徵,許多朋友一定都很好奇,我們為什麼會選擇馴鹿作為品牌的精神?其實馴鹿就像是一位渾然天成的旅行者,一生均在大自然中旅行,平均每年需要走上三千公里的路途遷徙與覓食,具有很強的適應力,眼睛甚至可以跟著各種不同的時節變化顏色以適應環境,在溫暖的形象下,其實有非常堅毅的生存意志與流浪本質,用馴鹿來跟喜愛探索自然的旅人做結合,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期盼帶給旅人更多的戶外探索與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像馴鹿一般,以敏銳的觀察力尋訪鄉間小鎮、山林海邊的人情美景。把旅行,視為生活與對自然的和諧共榮。在旅行中,尋找,屬於心的慢動作。"

如此真誠有靈魂的文案,我立刻下訂三義緩慢綠波浪,和姊妹們到森林裡遊憩。
溫暖殷勤的管家大男孩不辭辛勞的多趟接送,
放鬆的氛圍,“天使般純淨的青春”的房型,
嘰嘰呱呱的我們,彷彿回到17歲討論比賽的模樣,但這回,我們暢談的是人生。


在森林裡走著走著,我們突然發現龍貓的雨傘,
手無縛雞之力于萩卻俐落的用鑰匙割下大葉子,
四個人在森林裡,大聲笑鬧,致,逝去的青春。



2015年12月初,R的生日,我們一起過的第十個生日。
我們說好,以後彼此的生日,不一定要準備禮物,但一定要一起旅行。
花蓮緩慢石梯坪,遺世獨立。
山的穩穩矗立,海的韜韜聲浪,震撼感官與心靈,卻平穩情緒。

那一夜,我們包館,好似皇帝妃子,在豪華的行館滾來滾去,
管家精心準備一個又一個的生日驚喜,我們被貼心地款待著。



正對面的一塊礁石,海浪規律撲打著浪花,有節奏地,
我呆呆地看著,大自然,總是這麼撫慰著我,感動著我,
還求著什麼呢?




2016年1月初,我們再訪緩慢三義綠波浪。
管家大男孩一樣溫煦接待,像是熟知的老朋友一樣。
我和R一進到森林,全身每個細胞都舒活起來,
散步去勝興車站的半路還瞥見藍鵲穿梭,
錯估太陽下山的時間,我們回程摸黑走在森林,
R牽我牽得好緊,怕野生動物衝出來,
但我覺得新奇,感覺奇妙多於恐懼。




我很喜歡綠波浪北歐風的室內設計與擺設,是居家生活的夢想藍圖。
溫暖簡約的木質氛圍,落地窗的視野廣闊,明亮的採光,
期待有一日也能實現山居歲月的想望,
軟體工程師趕快實現在家工作唄!


在後院,一大片的酢漿草,我開心的玩著,

傳說中幸運草的四片葉子所代表的意思,有以下兩種講法:
  1. 第一片葉子代表希望(hope)、第二片葉子表示信心(faith)、第三片葉子是愛情(love)、而多出來的第四片葉子則是幸運(luck)的象徵。這種說法與基督教的望德、信德和愛德思想相配。
  2. 第一片葉子代表真愛(love)、第二片葉子代表健康(health)、第三片葉子代表名譽(glory)、第四片葉子代表財富(riches)。

我想,人生,不需要汲汲營營那不平凡的幸運草,
緩慢地,好好地,珍惜當下那平凡的三片葉子,
就開心無比了。

緩慢,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