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班級經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班級經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感恩週記 5

問心無愧地工作後,總是有人會賞你一耳光。
也好,站得住腳的處理,不跟孩子過意不去,
有更美好的事情值得注意。

之前在DECOmyplace看到的的內湖小屋,那一片藍天綠樹窗景深深入駐我心,
很神奇地,週末R陪我散心,走著走著便走去書中主人翁的小房子咖啡廳




和小店長Mini對話真的好療癒,可愛款待著,邀請我進入他的玩耍室,
童言童語中,工作的不愉快拋到九霄雲外,單純的真心令人回味再三。
這週又跑去吃了店裡的餐點,女主人以愛家人的心,新鮮手作的食物,
超美味!
整個進入進食的心流,慢慢地品嘗紫蘇梅與紅酒醋醃漬的苦瓜,好搭!
R從新公司走來5分鐘,放鬆的環境,喝著鍋煮奶茶,
晉升為面試達人的他為我做職涯探索口試,
「我想...我覺得...」我的答案裡虛無縹緲,
「去做就對了,我會是你的後盾的,就像妳當初支持我一樣。」

立馬報名。

 

鳥事再多,還是可以燉一鍋油光亮亮的湯,安撫身心,
最近週末愛燉雞骨或豬骨高湯,撒上紅棗和枸杞,小小的火滾著,
一大鍋湯頭,星期間疲憊工作後,熱一熱就可上桌。


華航罷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罷工,
高齡少子,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鉅變,
再重讀一次這本書,預測的趨勢已歷歷在目,
被重新定義的“工作”型態,
而身旁的R恰好也踩上了浪頭,
好幾年前是積極的我帶著你走,
如今,有你的引領,
我知道,我可以的。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無愧於心

當老師真的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尤其是接別人的班,這週才走到中間,
疲憊不堪,食不下嚥,輾轉難眠,
即便已經下學期了,還是磨合地辛苦。

從高中轉換到高職,
一心就是想幫助一些資源較缺乏,但積極向上或態度良好的學生,
然而,自己老是理想淹沒現實。

蠟燭兩頭燒,飯都來不及扒幾口,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
看到聽到:
覺得自己無需聽聽別人建議的樣貌,
覺得自己無需尊重他人的大聲吵鬧,
覺得高中了不用學著為自己負責任,
寒心。

這些,我要學著說出我該說的,做我該做的,然後就放下吧。

還是有著誠懇的、負責任的、謙虛包容的一張張臉蛋,
要努力讓他們發光。

淡然和放下的課題好難呀,
R:你的個性很難不去想,你能做的就是與它共處,不要讓它傷害你。

盡人事,聽天命。

謝謝愛我逗我笑的R,
開心地聽你說,很多工作的進展,
進步神速的你,真替你開心。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九月/十月週記回饋

2015. 9.30 Nicole’s Feedback on Weekly Journal

應外二忠每個認真生活的孩子:
    悄悄地,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開學以來,大大小小事情喧鬧不已,都沒來的及靜下心來和你們說說心裡話。
    飲水機事件演變成彼此都受傷的連續劇,我想該是讓它下檔了,Nicole想把心力放在教學,帶領你們專業成長與探索生命與生涯,剩下的就交由家長與學校去協調吧。       
    新的學年度,你們換了新老師,我換了新環境,一樣都要經歷適應、了解、磨合的陣痛,有時候,我們都會不習慣、不知所措。不過,聽見不同的想法、看到不一樣的方式、體會不一樣的價值觀,我們都在彼此的人生揮灑屬於自己的色彩,留下點點連結與記憶,讓彼此隨著時間與閱歷成為更成熟、更圓融、更自在自適的人。
    為什麼Nicole來這裡呢?
    過去五年在升學型高中看到學生只為了分數猛背英文,而不是善用英文溝通、認識世界與探索未知與熱愛的領域,我覺得空虛。來到這裡,除了想幫助學生進到理想的大學,更期待自己能分享學習的經驗與視野:一個沒有充沛資源的鄉下小孩,考上師大英語系,從怯生生不敢說英文,學業成績落後;然後,開始愛上系上課程,自己打工賺錢出國遊學,國際書展賣童書,當口譯義工;應屆考上高中老師,自助旅行日本與歐洲,鑽研心理諮商領域等等,有好多事我都很想慢慢與你們分享,因為我在你們身上看見相似的自己,對語言感興趣,對世界好奇,想嘗試很多事物,學很多東西,平凡卻很過癮。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會一起成長,你們專注於專業,我致力教學,我們一起嘗試更多的可能性,讓每個應外二忠的一份子都發揮長才與潛能,自信又謙遜地挺身而進。J


 2015.10.04 應外二忠第一次段考成果驗收省思   

Dear 應外二忠想讓自己更好的每一份子,
    第一次段考結束,相信大家發現高二的課程難度加深加廣。想要進步,必須反思哪裡做得好,給自己肯定與正向回饋;若是做不好,找出原因與解決之道
    Nicole自開學以來,觀察班上在上課前總是鬧哄哄或上課時同學私下大聲聊天。Nicole很喜歡你們參與課堂的活潑樣貌,但也期盼你們能靜下心來耐心學習,畢竟大部份的學習與成長發生在專注與靜心的時刻,期待你們尊重彼此。
    第一次教高職與應外科,總有盲點,Nicole參考多方作法與統測題型,第二次段考要調整的如下:
1.中英翻譯與多媒體作文調整至段考後一週考,讓你們能充分準備段考。
2.週四中英翻譯前兩節課與下午兩節英文課對調,先上三民課本與考試,避免分心。
3.中英翻譯上課內容:a. 段考進度翻譯  b. 統測翻譯  c. 英文實力培養

*  It’s Your Turn! 成為更好的自己三步驟:
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是長久之事,覺察,省思,展望與付諸行動,讓自己更好。以下請回顧自己過去這一個多月的學習方法,並為自己重新設定可實行的計畫。
英文
Step 1:覺察
Ø  我的成績____分,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Ø  這次成績,跟我自己努力的程度,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Step 2: 省思
回顧我平常準備的過程,我覺得我的問題在:







Step 3: 展望
為了增進自己的學習成效,我可以有下列的具體計畫與作法:








英文閱讀與寫作
Step 1:覺察
Ø  我的成績____分,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Ø  這次成績,跟我自己努力的程度,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Step 2: 省思
回顧我平常準備的過程,我覺得我的問題在:







Step 3: 展望
為了增進自己的學習成效,我可以有下列的具體計畫與作法:






英文聽講
Step 1:覺察
Ø  我的成績____分,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Ø  這次成績,跟我自己努力的程度,我覺得(請圈選)
非常符合 符合 尚符合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Step 2: 省思
回顧我平常準備的過程,我覺得我的問題在:







Step 3: 展望
為了增進自己的學習成效,我可以有下列的具體計畫與作法:

2015.10  Nicole’s Feedback on Weekly Journal 

應外二忠尋路的孩子:
    班上總是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不絕於耳的笑聲,上課時你們奮力舉手與回答的參與,都為我們帶來最真摯的互動回憶。
經過第一次段考的洗禮,Nicole也更了解該如何幫助你們提升專業,一步一步來,穩紮穩打。為了不讓你們上課容易分心,Nicole以分數管理上課秩序,製作課文文法填空講義,幫助你們掌握考試重點。
Nicole提醒你們的是:我觀察到一些同學總是容易渙散、手機成癮、無法克制地聊天,導致學習成效不佳,無法有動力學習。在台灣,國中小學與高中職階段會有老師在一旁督促與協助,但若是你因此依賴老師,上大學與出了社會後,都還是要面臨考試和面試的壓力,屆時你必須獨力面對一切困難,而在之前沒有練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預期將來會面臨更大的適應困境。

    上方的圖表,就中西方分野有點偏頗,因為Nicole一直很感謝我的爸媽在我成長過程,也是以開明與信任的態度讓我練習獨立與勇於突破舒適圈,即便他們會擔心,但總是充分了解我的想法後,放手讓我嘗試,讓我承擔自己的選擇。長大後,我才發現這樣的教養方針是多麼需要智慧,而我也深深的感激他們沒有將我塑型成主流大眾(親戚、媒體等等的影響)想要的模樣,例如:高中選組時沒逼我選自然組、肯定我去歐洲與日本獨自一人自助旅行的勇氣、我結婚時沒強迫我去婚紗店,讓我們自己玩DIY創意婚紗等等。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讓我發現更有能力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不會把自己侷限在世俗的眼光。祝福你們,你們年輕的生命旅程正要展開,希望你們也能發現世界的多元、生活的有趣、生命的讚嘆!期待你們的分享。J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桃花園裡的桃花源


      九九年初來乍到,身為初任教師的跌跌撞撞,讓我滿頭包滿身傷,何其有幸,有這個園地的撫慰與滋養。受玉青老師邀約,參與隱身於桃園高中的桃花源。第一年,只有幾個年輕老師的「班級經營成長社群」聚會,我們互相吐苦水帶班的挫折第二年,松山高中桂光老師提著一盞燈,帶領桃高的前輩後生激盪教育的真諦,落實「靈修」於生活,每每參與完聚會,筆記都是滿滿的晶亮話語,心靈是溫暖且有動力第三年,和社群夥伴實踐「 學習共同體」,肩負起教育的使命。
      在這裡,我看到了教育的典範,不分科別,不分年齡,懷著讓學生自主學習與多元探索的理念,默默地耕耘。在這裡,我看到我想要成為的老師。


                                           2013.6.8 哲學家的咖啡館


生命教育中心的講師辜琮瑜教授從"五十而知天命"引導我們開始想像現在自己人生的狀態,
描繪出自己給自己目前狀態的意象或象徵,來自各個學科,不同年齡層的桃高老師們,
敞開心房,娓娓道來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還有與原生家庭的糾結複雜情緒,
看似是分享,其實是與自己更深層的對話,
教授十分溫煦的傾聽和提點,彷彿是一場團體諮商,
是炎炎夏日中,雨後的清新對話。

有身為媽媽、女兒、妻子的老師分享的"樹,盤根錯節的"樹";
有孩子長大了,屆齡退休年齡,卻開始反思自己教師生涯的"橋梁"角色;
有在學校勤奮工作、曬得黑罵罵,回家享受一人清閑與安靜的"雲";
有全家人與貓咪和狗狗都繞著她轉的"軸心";
有剛走入教師與行政生涯忙個不停的"單擺";
分享的過程,我不禁想到,
大家描述自己現在狀態的"象徵"有點像哈利波特裡的"護法",
雖然我們有時候會忙到遺忘那個象徵意義,或暫時被那個象徵束縛,
但是,它會在我們需要他時,以及時雨的型態出現,
就像哈利波特快被催狂魔吸走靈魂時,他的護法雄鹿及時出現一樣。

我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意象就是:燈塔。
或許,我希望自己想成為一個在迷霧中指引別人的光亮。
隔天,剛好閱讀到全球正夯幸福學大師Tal Ben-Shahar的新作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
發現自己更想當一座"芳香蠟燭",因為一支蠟燭可以點燃七萬支蠟燭,
可以把光亮傳遞下去,讓正面的能量能傳遞出去,讓世界更美好。


好像夢想的輪廓又更清晰了些,
對自己志業的意象描述,暫時想到的“燈塔”或是“蠟燭”都讓我有點忸怩,
“犧牲奉獻”讓我好有壓力
畢竟,本質上還是喜歡做自己,
喜歡旅行,喜歡教育,喜歡分享,
“窗口”的意象,自在又自適。 
在令人生厭的體制下,
                不該沈溺於厭煩學生的功利,而是要同理他們的際遇,

老師,是一個“窗口”,讓學生看到廣袤的世界和深層的內心本質,

學習勇敢,學習改變,學習行動。



在放棄之前,我要讓自己沒有遺憾。


       
                        2013.06 學習共同體研習 育成高中洸源主任 國文科毓瓊老師

      聽完後真的好有共鳴,深深覺得毓瓊老師真的好勇敢! 就像毓瓊老師說的,其實我們有時候在實踐的可能就是學習共同體的雛形,只是需要些系統性的教學與語言,還有心理抗戰,才能堅持下去。 

      我在我們班高二時也曾帶入批判性(辨證性)思考或是分組討論的形式上課,但某部分學生覺得活動浪費時間,要補充補充再補充文法,仍然執著萬般皆下品唯有成績高的觀念,全班約一半的人寫了意見卡要我"改進",真的還好當時有睿智的家長先跟我通風報信以及表達支持,讓我有心理準備,我才能當下很鎮定的理性表述與處理。雖然那陣子壓力很大,情緒很緊繃,但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們的動機後,接下來班級凝聚力與學習態度卻是令我驚豔的進步!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是收成的喜悅,其實我當時真的很孤立無援,那時候常在家痛哭的自己,歷歷在目。後來我想想:應該是值得被信賴,應該態度都夠理性,所以,他們願意與嘗試溝通。這時代的可愛就是多元的觀點與聲音,老師握著某種權力也不應該剛愎自用,好的教學理念和方式禁得起挑戰質疑,所以我開始同理他們被機械化教育摧殘的歷程,也以升學考試為包裝,但實際教學有意義與生活有連結的內容。然而目前經驗真的還不足,還是無法很上手與有結構性。

      但是,最近學生要畢業了,常看到他們的感言寫說:"經過兩年來批判性(辨證性)思考的陶冶,變得更成熟,會用不同的角度看自己與看世界...etc",都覺得很欣慰,而且他們感情變好好,願意為別人付出,這真是最感動的事了! 在教學現場,有時候真的會感到迷惘也孤獨,但是啊,每每在社群裡聽到好多好有勇氣老師們的分享,就會覺得自己遭遇到的不算什麼,讓我也夠堅定想成為那種點亮別人生命明燈的老師。真的很感謝在這裡學到了一些很可貴的修養:每個人都有價值選擇,沒有好壞,因此,我們尊重跟包容。我覺得以身作則,將此修為用在班級經營,學生也受之影響,心性質樸與美好。台灣政經現況雖然很糟糕,有時候雖然很惶恐,但是每回看到有這麼厚植與豐沛的教育力量,就覺得還是很有希望。


2014.04.08,回顧這學年的教學,好像淪為只有授業的教書匠,
是否漸漸變成那種連自己都討厭或無感的老師了呢?
忙於結婚,忙於研究所的課業,亦或妥協於學生的升學壓力,

太陽花運動,似乎喚醒了些向陽的教育靈魂,
思辨與表達,是旅行教育家背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