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得團團轉的生活停了下來,心也靜下來,
回到炙熱的高雄岡山,在家鄉,與家人,旅行。
弟弟生女結婚搬出去一陣子了,
原來媽媽戴老花眼鏡一陣子了。
外甥女咚妹記得我要回家,一早就帶著姊姊弟弟來,
才剛到,阿嬤就絮叨叨地趕他們回家,
他們緩慢地玩著桌遊,我打掃久違的房間。
咚妹說:「阿姨,你不是要問阿祖之前有沒有躲空襲?」
之前看了烈焰與重生:臺灣大轟炸七十年紀念的文章,
不想再被黨國意識的歷史課本綁架,但又無從知道真相,
靈機一動向家中屆齡九十幾歲的阿嬤詢問當時的情況,
而且,阿嬤在阿公六十歲左右去世後,就過單身生活,
讓黏夫如漆的我著實很難想像她是怎麼過這些日子的?
明明小時候是阿嬤帶大的,卻不曾了解她,
有一天她會走,若能好好聽她說故事,或許我和她都比較不遺憾。
「奶奶,你知道嗎?我們之間很多看起來好像不重要的事,
---瞿友寧《親愛的奶奶》
我:「阿嬤,妳還記得小時候有沒有被飛機轟炸?」(我們都不會用台語表達轟炸,只好說ㄅㄧㄤˋ)
嬤;「有喔,我細漢和妳阿祖去賣東西給阿兵哥,飛機一直ㄅㄧㄤˋ,我們躲在橋下,才沒有被射死。那個掃射,掃射很多阿兵哥。」
本來想要問,那阿嬤妳知道那是日本還是美國的飛機?但阿嬤開始陷入回憶的漩渦,滔滔不絕講起從前。
「男生阿祖很早就過世了,我細漢我們就要一直做事,大概咚妹這個年紀,就要背小孩煮飯洗衣,很苦,哪像現在小孩整天玩。」
「我還有去上國小,上到三年級,在學校度辜,就不讀了。學校老師台灣人教日本話,日本人很兇,不過這裡沒有很多日本人。」
「以前人作大概現在的十份工作。以前你姑姑爸爸跟著我很艱苦,出生後就放著他們鼻涕流,沒鞋穿,沒大人照顧,我都要工作,都放大的帶小的。」
「大姑三姑出去工作,二姑下班回家都要煮飯,二姑賺錢給妳爸爸讀書,我沒錢給她們嫁妝,她們也很辛苦。」
其實,開啟了這個話題,阿嬤的回憶活靈活現起來,一個人講了大概30分鐘,
第一次聽她講了這麼久的話,而且聽的過程也很心酸。
「人活著真得很辛苦啊,從年輕做到現在,好不容易輕鬆一些了,現在拖著這隻腳,哪裡也不能去,還好我也有出國去很多地方,中國去兩次、日本、韓國、印尼啦,不過,人活著真得辛苦啊。」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阿嬤,
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些辛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
只知道,阿嬤是我們的根,因為她過往的堅毅,才有現在的我們。
7/31 大家來講阿嬤的故事
本來還有很多問題想要問阿嬤,還要聽阿嬤說故事,
沒想到阿嬤講古沒有之二了。
不過,阿嬤把大家集合起來了,大家都回來看你了,
大家都在說阿嬤的故事,很多阿嬤的故事。
我們在阿嬤家待著,感受阿嬤在世時一天的生活,
倒垃圾,在"庭阿卡"乘涼,在外面吹風看人。
阿嬤叫柯孫儉,阿嬤真的很節儉,
賺來的,好吃的,都留給子孫,
讓我們有不虞匱乏的生活。
我們在阿嬤子孫身上看到阿嬤的影子,
儉約,堅毅,知足,中氣十足,
阿嬤的福澤像阿嬤的"拖下卡"一樣踏實,
讓子子孫孫代代傳承。
我們的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