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育兒風景,____ 旅行。


2013年暑假的日本輕.親.青旅行是我和R第一次出國,
行前一同規劃,
途中一起找路,
半路獨自旅行,
R說:「回台灣後,沒有你在身邊,覺得好想你好想你。」
回國後被求婚。

20天的日本行結束後,我填出答案,
兩個人旅行是-
用兩雙不同的眼睛看世界與更了解彼此。
一個人旅行是-
領略文化環境和放空自己,
空了才能再裝滿,
和異文化互動,
才能激起反思和宏觀行動。

這趟旅程最迴盪的一句話:
人只有在死掉那時候,
才真正被框住在某個空間,
其他的時候,都有做選擇的自由。
(by 心靈好朋友Rosie)

最少的壓抑,最多的覺察,
在旅行中,
意會,更有層次的自己。

現在已然忘記當初對於社會、工作和各方面等
如千層蛋糕般綿密的情緒。

如今拾起畫筆的我,
哲學小徑上賣手繪明信片的畫家仍落款在心裡。


------------------------------------------------------------------


2014夏的蜜月旅行歐洲旅居40天後,
小米家、Airbnb和Couchsurfing家庭中的體驗與對話,
的確讓我們往更適合自己的自己、工作和生活緩緩定進。

R:"Be confident. Be thoughtful. To see is to believe."
N:"Be patient. Be faithful to what you believe in.
Be with you on the way to our dream."

R離職、轉職,在程式專業,熱情與自信並行;
N調校、嘗試各領域,懷孕、生產和職業婦女。

如今,對異國生活的憧憬已然消逝,
在湖光山色的台北享受綠地與便利。

在體制下堪稱好學生的我,
每個階段都會規劃好目標,
生養孩子後,
忙於日日維持家庭的規律運作,
偶爾得空,思索著妻子與母親外的 -自己。

浴室牆外懸掛著德國羅騰堡銘刻木頭切面,
抱著丸仔,他常指使我們走去讓他摸一摸。

寶寶的確讓我的生命和家庭更臻圓滿,
而自己的那一部分,
卻要靜心觀照,
才找得到。


-------------------------------------------------------------------



為了迎接一年的育嬰假期,
自己又犯了好學生強迫症,
規劃起一系列的行程檔期,
好像人生不做點事,
就無法證明自己有用。

然而,
即將育嬰留職之際,
一歲多寶寶的變化讓我筋疲力盡,
反覆出現的蕁痲疹給了我不眠的夜。

決定放下規劃滿滿滿的毛病,
空下來,慢下來,
順著生命的流動,
和寶寶一起,
看看會看到什麼風景?

一年後,再來填空:
育兒風景,____ 旅行。

"Follow your child. -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