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Bubu老師宣布她計劃工作室持續到明年五月,
之後便回她的家鄉台東去了,
所以,她要把想教給我們的東西在這些日子都傳授給我們。
除了讓家人暖胃暖心的家常料理,
不免會有款待親朋好友的聚會,
約在外頭餐廳固然方便,但不免少了一些趣味。
菜單:
烤蘋果雞腿棒
蔬菜棒佐塔塔醬
菇菇海鮮粥
咖哩餃
酥炸魚棒
西瓜綜合水果盅
百香果冰淇淋
辦一場讓主客盡興的家宴,
不僅溫馨又歡心。
有別於先前老師每道菜先示範,我們再親手操作的方式,
這次是以小組為單位,組員討論分工合作的流程,
再一起創造兼具實用與美感的擺盤,
goal-orieted的教學方式,
帶給我們滿滿的成就感。
我們這組的成果最受老師讚賞,
有了這次上課的經驗,
開始期待款待親愛的朋友家人的日子,
快來快來小木屋讓我們招待!
這回學會捏餃皮的辮子邊,
看著圓滾滾的咖哩餃,好像女孩兒紅撲撲的臉蛋,
好可愛呀!
也學會剪綁在雞腿下的花邊捲,
馬上想到可以用在說故事的勞作上,
我想沒有人是討厭學習和成長的,
又學會一件東西的感覺真好。
Bubu老師提到,這一代開始有有百家爭鳴的育兒方法,
家長也開始到處信仰多方學派,學名人,學專家,
找尋許多親子教養的案例,卻還是不如預期。
但是,
她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一直外求與模仿呢?
她覺得當父母後,
要靜下來省視自身的「條件」,而非外在的方法。
就像作菜一樣,
不一定要豪華的廚房設備才做得出美味的料理,
反而,可以依照所擁有食材的條件,
變化出符合家人口味的餐點。

一早,Bubu老師因為想著住院的父親分神而切到手指,
但一整天下來,她仍然忍著流血的傷口,
賣力地給予我們溫暖的指導和關切,
難怪很多上課的同學都不辭辛勞從外縣市搭高鐵上來,
只為了在Bubu老師麾下學到真切又踏實的燉煮人生哲學。
即便自己削下一塊肉了,
還是堅持親手煮一碗麵給還在為擺盤奮鬥的我們。
我想我學到的不僅是廚藝,
還有愛學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