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的流行大幅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
可以聯絡到許久未見的朋友、方便邀約活動、聯絡事情、加速訊息的流通,
對當老師的我來說,更是班級經營與學校社交生活的好工具。
(不過,非常在意個人生活的我,有另外一個official account)
雖然方便許多,但觀察到了一些臉書現象,
讓我提醒自己要善用工具,而非被工具奴役、迷惑,
失去真實的自我。
雖然我沒有臉書中毒(facebook heavy user),
但一直想擺脫被臉書綁架的時空與心情,想改變,就要先瞭解它,
剛好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 "facebook 臉書效應“
從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故事說起,再以社會心理學與商業運作模式分析,
正好符合我改變行為習慣的方式都是以改變認知的模式開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評論是:
“facebook 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理由之一是他讓使用者擺脫真誠關係所需投入的心力,另外還有滿足偷窺慾和自我宣傳慾。”-- <<紐約客>>
這跟我觀察到的某些部分剛好不謀而合:很多人會被“讚”的次數牽引著心情,
我發現,高中生或國中生發個類似“乾!下雨了~”之後,動輒就一兩百個讚,
所以,如果想衝人氣,加國高中生就對啦!
傾向研究認知心理學的我,常常在想像會不會以後的人類鈍於體會真實的交流,
因為facebook的崛起,網路上的溝通都可以用個按鈕一語概括,不用思考,不用費力,
發文內容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情緒都按讚,
但按讚到底代表什麼呢?好?閱?噓?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代表用facebook用得很頻繁。
雖然自己還是不自覺會落入facebook的人性弱點的陷阱裡,
但是,愈來愈多的參照組真是令人有所警惕,例如:
吃飯時看到隔壁桌的一家四口都在滑手機,沒有任何地交談;
去法國時,小米媽媽對於台灣人吃飯時都要先拍食物或是每到定點就打卡覺得很不可思議,
然而身在文化與美食大國的他們,卻是專注於享受當下,以及,面對面的互動。
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報導,臉書用得越頻繁,越不快樂。
我想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容易陷入“比較”的迴圈,
看到別人旅遊、享樂的照片,會不自覺也想要擁有,
反而更容易忽略或忘卻自己身旁真實的小確幸。
我覺得臉書效應最可怕的是:陷入完美的迷思。
每個人都極力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無懈可擊的外表和生活,
如果都是真實的,那真的很棒,
如果不是,我們不是欺騙別人,而是在欺騙自己,
一旦陷入這個陷阱,就很難體會什麼是”真實的快樂“了。
臉書真的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和平台,
但也充滿了吞噬真善美的黑洞,
當我不小心掉下去的時候,希望我會很快就能爬出來。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