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大考小考轟炸的312:
幾米說:「我們覺得不幸福,是否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資本主義與以企業為本的社會風氣讓台灣的教育與就業市場形成一個巨大的工廠模式,機械式思考與企業獲利為最終目標。然而,隨著時代巨輪的滾動,北歐、德國或荷比盧的人文素養與與經濟發展的並行不悖真的令人好嚮往,知識經濟與以人為本的文化儼然成為幸福的指標。或許,難以扭轉沉痾傳統觀念與功利價值觀的台灣,但Nicole衷心希望能以批判性思考做為寧靜改變的工具,幫助你們達成自我實現。
「Critical thinking & Happiness」看似十分有違和感的兩個概念,對我而言卻像呼吸一樣自然地融入生活。Nicole也想讓你們在亂世中保有清明的思考、時時體會幸福的氛圍,批判性思考讓我有好多話想跟你們說,怕來不及跟你們說,但也沒有時間跟你們說,就容我在這裡絮絮叨叨一下吧。J
先來解釋一下我的認知與反應歷程:
批判性思考à同理心à解決情緒à解決問題/學會放下
如何落實生活呢?首先,請關電視。政客或名嘴的謾罵正是批判性思考的最壞示範。再來,請關心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別小看自己的思維,成熟的人格與年紀大小並非絕對正相關。接著,廣泛閱讀,知識的厚度和廣度讓你不從眾,可以超然思考。最後,付諸行動,追求自我實現。
或許,看似十分理想化或不切實際,但是古代哲人亞歷士多德已然提出:「人生的最終價值在於覺察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對我來說,批判性思考的經驗的確讓我感受到:「要堅持單純,卻又不能變成幼稚;要相信夢想,卻也要了解世界的殘酷;要做自己,更要體貼他人。」Nicole也還在學習的路上,但沿途的美好風景讓我自在、滿足與幸福,希望我喜歡的你們也能體會。J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