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佛洛姆,讓人覺得充滿正面的力量,也覺得覺得心理學的視野寬闊許多。就自己的成長經驗,非常喜歡佛洛姆提出的「安全歸屬V.S. 獨立自主」的概念。回顧我的成長歷程,爸爸給予我的即是兩者均衡的安全感與自主感,因此我成為一個特質較為勇敢,願意冒險的人。
小時候,爸爸即是教養我們的重要支柱,考教甄時,我在自傳裡寫下:「爸爸任職於中華電信,每天在外辛勤的奔波,他是我生命中一棵堅毅的大樹。媽媽是職業婦女,下班後還必須忙碌家務事,她點點滴滴的付出像一層綿密的網,緊緊維繫著我們家的幸福。弟弟小我三歲,目前就讀於二技,是個樂觀又會懂得做人做事的小孩。奶奶有著莊稼人的簡約樸實,勤勞刻苦的她是我們的榜樣。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我做事主動且積極,個性開朗大方,更樂於面對挑戰與追求卓越。」當時,爸爸請假幫我報名,在南部開車載我去考試,即便長大後,我們講的話不多,但是那股安全感,總是盈滿心房。
這樣的童年經驗更是印證我在課堂上所學的:「只要讓小孩有好的經驗,長大就會眷戀那樣的經驗,進而轉化成面對生命種種的力量。」而佛洛姆的理念,推翻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概念,也和亞洲父母養育小孩的觀念大相逕庭。台灣的家長與老師,通常一貫的說辭是,人生有很多but與減法原則,例如:最好不要在求學階段分心參與其他事,甚至連做家事都有豁免權,把書念好就好。然而,這樣的心態不僅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更是無法培養孩子學會自主管理的能力。人生應該可以有很多的and與加法原則,例如:可以唸書時,又可以玩音樂,也可以畫圖,也可以創作…等等。試想,面對真實的人生,我們不是同時要扮演很多角色,同時要身兼數職,何苦要剝奪小孩學習面對真實人生的機會呢?
非常喜歡佛洛姆愛的藝術的英文名 “The Art of Loving”,愛是動詞,愛不會憑空出現,但是由一舉一動,我們可以感受到愛。例如:媽媽下廚,煮一桌家人愛吃的菜;爸爸挽起袖子,修理年久失修的燈泡;丈夫在你忙了一整的天工作,幫忙洗衣曬衣…等等,愛可以從言語得知,但從行動證明更有感染力,愛是廣泛的動詞,包含了尊重、關懷、照顧與理解…等等珍貴的行動與選擇,當一個人的記憶刻痕找的到愛的痕跡,外頭崩壞的世界也難以撼動他內在的安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