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在煩惱這學期的期末報告主題,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件剛好很適合拿來剖析人性,更適合以人格心理學的角度看待事件的人物。5/29上星期四發生的事件,還不知道會餘波盪漾到何時。不過,該戳破的我已戳破,剩下的就看人性的發展了。先來回顧一下事件的始末:
和校內一位資深又耿直的老師聊過,更是沈澱了許多,也更堅定了。原來我撼動了英文科十幾年來的不能公開的秘密,通過的科內共同分擔的體制較為公平,但是當然有些人會懷恨在心,或許,這就是當初衝動的我之後要吞下的明槍暗箭。但是,從一開始到現在,我都不後悔,對我來說,當個裡外一致但會被討厭的人,比逢迎鄉愿卻欺騙自己的人要來的心安理得。
或許未來會有更辛苦的挑戰,但將此次經驗與省思記錄下來,讓未來的自己能較有識人之明,不要再枉作別人的工具而不自知了。
事情須追溯到去年學年度,當政府缺乏配套與小規模試驗的情形下,硬要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各個高中被迫推出特色課程。一開始本校行政說法,每科各寫一份特色班課程,期待因材施教,讓學生能適性選擇需要的班級學習。而原本英文特招委員為一位資深老師與科召集人,但OO組長(也是英文科老師)說:「Nicole妳很適合啊,要不妳來好了。」當時的想法是我正好也有參加Charlotte的國科會計劃,可以直接將此課程融入,就幫英文科解決一個難題;另一個想法是,當時的科召才剛生完小孩,考慮到她需要照顧小孩,就想說幫一個忙也好。當時,每寫完一個版本,就會發下書面檔,向英文科徵詢意見或是尋求反面意見,但都沒有人回應。後來我主要執筆的版本沒有通過教育部的審查,由OO組長修改後的版本才通過,但那已經與當初和科內討論的版本有所出入。
整起事件讓我最匪夷所思的是:第一,當時行政以公平的理由,央求每一科必須寫出一個計劃,然後最後卻又回歸升學市場的考量,只屬意英數兩科,完全與十二年國教因材施教與適性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又是一味地困在榜單思維。第二,當初科內並沒有提出誰執筆誰就必須負責當此班的導師的想法,我記得十分清楚的是,當時還調查每位老師可以任教的選修課,去年,特色班討論的過程,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接收到因為執筆,所以必須擔任導師的訊息。當初主筆計劃,也只是單純覺得幫英文科解決一個行政要求每科都必須做到的任務而已,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一直被當成工具。
直到這學期初,科內一直有人問我要不要帶這個特色班,我都明確地拒絕了。 OO組長一日還說:「計劃是你寫的,理當你要當導師。」而後續關於專長班導師的討論,OO組長也是覺得應該英文老師擔任,理由是:「因為英文是世界潮流,英文老師帶比較好施力...等等。」當時聽到覺得十分不平衡,並且更明確回絕擔任此班導師的意願。
前些日子,開第二次教學研究會前,大家對於下一學年度專長班與特色班的規劃充滿了疑問,期待教務處在教學研究會能公開說明課程安排讓大家知道,但是教務處卻傳達這個議題不能公開提,也不適合在教學研究會討論,此舉更是造成我們的疑慮,不免臆測教務處就是想私下解決這件事。可想而知,這樣行政主導教學事務、標籤老師的情況下,科內分工在事務愈來愈多的浪潮下會更加不均,總以能者多勞的帽子耗損固定某些老師的能量。
5/29上星期四九點半,教務主任打電話到辦公室請我到教務處,一開始勸說我必須接下這個班,我提出我不願意帶這個班的理由:「第一,我已經帶過特殊班了,沒有道理才間隔一年又必須接下另一個特殊班。第二,才剛教書四年,我都還沒擔任過普通班的導師,並且,我認為特殊班學生資源已經很充沛,個人的教育理念並非熱衷塑造菁英教育,我想把資源放在學習落後的學生
。我沒有推卸當導師的責任,我也願意開補救教學班,若是特殊班的選修課需要協助,如果當年度工作分量分配合宜,我也願意幫忙。」
教務主任主任強迫我再接一次特殊班的理由:讓我十分地不能信服:
1. 行政立場不想找新進老師當特殊班導師
我:所以我明明已經帶過一次,還必須帶一輪的理由是什麼?
2. 已經讓你休息當專任一年,總該擔起責任了。
我:縱觀科內的情況,本來帶完三年的老師,若是有意願當專任,都可以
休息一年,我並沒有特別受到恩惠。
無法說服我接此班導師,接下來令我更訝異的是,教務主任語出驚人:
1. 不管你有沒有同意要不要接,到時候課表出來你就是必須接受,這是權責,教
務處就是有配課的權利。
2. 你就是想逃離這個壓力,我有學妹在雄女,老師考教甄,行政都會電話探聽,
不喜歡太有想法的老師 。(言下之意:妳想考走,我有熟門熟路可以阻擋妳。)
驚嚇之餘,我提出英文科需開一個會議,公開透明地討論特色班事宜,但也被教務主任「必須先確定特色班導師,才能開會討論」的理由阻擋。
回到英文科,當下十分的生氣,馬上把剛發生的事告訴在辦公室的老師,也告訴新任科召英文科必須開個會討論這個共同事務,但是科召卻傳達教務處的想法,不願意將此議題公開討論,因此,當下十分孤立無援的我立刻打了一封信,討論提案裡結合了幾位英文科師的想法,發給每位英文科的老師,也先傳給兩位值得信任的國文科老師。
這封信引起了教務處的關注,因此教務主任下午再次找我過去談話,態度和早上氣勢烈焰的模樣大相徑庭,但我們雙方仍然無法同意彼此的論點。以下歸納兩人觀念的歧異:
1. 教務主任覺得行政考慮到學生的福祉,因此做任何校內事務分派時都會尋找適合的老師。但是,我的想法是,行政不能一直標籤老師,常常主觀認定誰有能力與誰沒有能力,隱約被標籤不能勝任的老師感受到被看輕,可能因而不願承擔校園內的事務。第二,行政單位沒有魄力制約與督導推托責任的老師,卻將此負擔加重在負責任的老師肩上,扣上「能者多勞」的帽子,讓校園教學事務分工更加不公平,久而久之,有些老師難免會心生不滿與憤懣,開始對學校體制不信任,影響校務發展。
2. 教務主任期待我擔任此語文特色班導師,提升菁英學生的能力。對於已經帶
過三年同樣性質班級的我,我認為這樣班級的孩子多半來自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資源也相對充沛。在目前新興教學媒體的普及,此類的孩子只要能掌握科技媒材的輔助,自己也能學得很好,老師只是畫龍點睛而已。這學年度,再次擔任高三班級的英文老師,看到需多英文學習成就低落的孩子,有心想提升英文能力,卻苦無方法與資源,這更是喚起我當老師的初衷。身為人師,我期待自己除了拔尖,更要扶弱。我觀察到,台灣社會太偏重菁英的選才與育才,以各種名目編列升學資優班,投入較多資源在此類班級,較無積極思索策略解決大部份中等生或落後學生的學習困難,使得程度差異更形擴大。這樣的現象,更是讓我類推到社會的貧富差距走向M型化的極端,完全資本主義與自由經濟的社會,被犧牲掉的便是中間與弱勢的一群人,而偏重菁英教育更是推波助瀾的幫兇。十二年國教實施的第一年,大考中心公佈英文和數學待加強的學生有三成之高,反思此現象的成因,或許老師容易陷入覺得學生不認真所以成績不好的思維,然而大部分學生是無法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因此放棄此學科。師生對於學科學習的動機與期待不同,因此不能有效能的教學成效。配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我自願開始做校內的英文補救教學,希望能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始,以提升學生英文學習興趣為主,給予適當的學習方法與目標,啟發個人英文學習的意義,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此學科能有涓涓細流的成長力量。
然而,這樣的想法卻被教務主任解讀為「挑事情做」,她反而指責我挑學生,後來的溝通也是無法達成共識,本校偏重拔尖的理念,讓我積極想扶弱的想法衝撞,再者,不能苟同能者多勞而分工不均的想法,因此讓這個事件持續發酵。
後續省思這整起事件,進而以人格理論分析始末,更是看清一些人性的光明與黑暗。
分析教務主任有此脅迫的言語的緣由,可能在十二年國教實施的第一屆,很多制度細節未名,特色招生充滿變數,因此校方並沒有一套實施特色招生的中心思想,例如,教務主任說:「我們跟著武陵高中開特色班啊,武陵有開我們就要開,武陵明年不開,我們就不用開。」
聽到這句話,我更是覺得學校首長缺乏中心思想的人格特質。當初討論開設特色班時,打著公平的旗幟,要求各科都必須成立一個班,各寫一份計劃。當時,校內有十分有教學理念的各科老師成立一個社群,欲培養跨領域能力的學生,由我們自願與自主發想課程,也十分符合這個時代需要「創意與思辨」人才的培育,然而主事者卻因缺乏市場的考量,不允許成立此班。
弔詭的是,想做事與有理念的一群人不被理睬,卻強迫只是應付教育部的草率提案強力執行,但卻不知為何執行,只因鄰近學校都如此開設。
縱觀此次事件,去年開始到今年,以當局者的角度看了兩年,參透一些人性的寫實面,便以佛洛姆的學說解讀一些行為表徵,更是能解釋其人性的本質。
首先,此件事件的引爆點便是教務主任的言語脅迫,一開始她以想法與期待想要說服我,但我們兩個價值觀迥異,因此我無法被說動,技無可施的她,只好拿出權勢來鎮壓弱者,腦海浮現佛洛姆提出的,在資本主義下,社會病態與不義中,人們應付孤獨感的「剝削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並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詭計等,從他人處巧取豪奪,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第二,主政者一味看著其他學校的作為而群起模仿,忽略在地老師貼近學校學生需求與教育理念的實踐,符合「市場傾向性」,這種傾向的人把自己當作商品,使自己具備僱主所需的性格特徵。然而,教育若是一味的市場導向或商品化,便失去教育的本質。教育工作者期待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啟發學生,讓學生具備能在時代洪流裡立足的能力,若是只為了迎合別人,讓學生或家長喜歡,那便是沒有理念的無頭蒼蠅,也是利益為先的商人。
第三,在本科內拋出「分工合作」很明顯地要做好被明槍暗箭射中的心理準備。根據校內多位老師的看法,本科分工極端不均、氛圍詭異的狀況已長達十多年之久,的確需要有人去戳破這樣的和諧假象。然而,我具體感受到提出這樣的提案,激起科內某些老師的敵意。事後回顧,既得利益者不太可能支持公正公平的制度,因為自己因此必須成為公平輪替的一份子,而不能繼續長久以來的置身事外。以佛洛姆的觀點,類似「接納傾向性」的概念,這種傾向性的人沒有生產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尋求別人幫助、依賴別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給予者。
不過,患難見真情,在這起事件才能看到能擔當起責任的老師。科內的一位資深老師,並沒有因此而氣憤,反而在開會時提出看法,也以行動一起肩負科內一位在學期末辭職的老師的課務代理任務。讓人更明白有些人只能共享樂,不能共患難,而冷漠的和諧更是隱藏了更大的危機。
很慶幸,校內幾位其他科別耿直的老師給予支持與鼓勵,並點出這的確是本科內的沈痾,只是我力道很強的戳破,他們關心我的心理狀態,並也點出我血氣方剛的盲點,沈澱之後,我有以下對於自己人格的深思。
受到威脅的第一時間,我立刻啟動我的防衛機制,想公開被脅迫的事實,除了納入內心納悶已久的科內分工畸型的議題,也隨著其他老師的討論提出其他科老師來擔任特殊班導師的輪替制度。
當時,情緒引導理性思考,沒有想清楚這件事的起因即是我們科內的分工問題,毋需牽扯其他科進來,此舉可能導致其他科老師的誤會,更是模糊了焦點。經由反省與澄清,還好開會時便沒有對於其他科的議題多做討論,而是聚焦在本科的分工制度。
藉由此事件,我更是認識自己,即便遇到專制的手段、邪惡的壓迫,我仍然不願意妥協。釐清自己這樣頑固的性格,原來自己最重視的價值便是「內外的一致性」。不願意只是為了維生或是鞏固個人利益,就忽略內心最真實的理念和渴望,即便會因此受到重重阻撓或挫折,我都願意為了維護個人的理想而堅持。
我想,這是上學年度讀榮格給我的信心。
助人者即是負傷者,咀嚼這句話,回想起自己報考心輔所的動機也是如此。
當時,學生對我的不認同,我的教學理念和升學制度的對立,都讓我喘不過氣來,迷惘和茫然盈滿心中。即使,當時硬撐著勇敢與理性地解決與學生之間的不信任,但是胸口被挖出的大洞,需要一股撫慰與智慧的力量重新填滿。我還記得在面試時,講到這一段經歷,眼眶也情不自禁地泛出淚水。然而,如今我卻十分感謝經歷過那艱辛的對立,才能促使我內尋心中不是那麼強壯之處,進而尋求成長的力量。
身為一個與升學體制格格不入的學科教師,現在依然堅持著教學的初衷,參加更多研習和講座與閱讀更多書目後,更深化其內涵。即使,今年度再度遇到同樣質疑的聲音,發現自己比較能雲淡風輕,以理性解釋,感性關懷的態度去澄清,博得學生信任的時間也較以往快了。我猜想,療癒也需要練習,一遍一遍地受傷後,學會如何治癒傷口,較完整復原,然後扭轉衝突的情勢,帶給學生正面的力量。
十分喜愛上課談到的「兩百萬歲的自性」,我們身上都留著古老智慧的血液,只是我們都要學習如何在這複雜的社會網絡將之引領而出,活出人的光彩。上個世代隨著工業化、生產線化富庶了,但是人卻脫離了人特有的本質:「覺察和思考」,也遠離了孕育我們大自然母親。
最近看到行銷大師也是心靈導師Seth Godin的演講“The Tribes We Lead”,裡面也提到隨著網路的演化,人類逐漸從工廠化和大眾(洗腦)行銷解放,回到原始時代部落化的生活模式,藉由網路聚集有相同理念的人,進而創造正向的影響力(Leadership creates a movement.)。例如:美國創業家Blake
Mycoskie創辦的Toms,買一雙送一雙的理念廣受推崇,他想推銷的不是名牌的鞋,而是品牌背後的故事,買這雙鞋的故事。最近觀察到,台灣落入自我的迴圈,談教育改革,談經濟成長,但總是無法明確定位發展方向。而我期待自己,依循自性,低頭做事,昂首展望世界的人,從容愉悅且開放坦然的踏出每一步。
經過這起事件,更是深刻體會,人生,就是道場。而我已具備勇敢,但是仁慈的度量仍然不足。
閱讀榮格,更深層理解「情緒」的歷程,讓我進一步內觀自己理性與感性偶爾失衡的因果。自高中以來,受過辯論的訓練後,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逐漸內化為認知結構的基模,遇到問題與情境,本能反應便是「分析與行動」,在講究理性的社會結構,此優勢能力讓我屢屢過關。
然而,這次的事件我發現我的理性卻參雜著情緒,跟校內的一位溫暖的資深老師聊過後,她說:「每個人都要經歷過,才知道怎麼樣才可以做得更好。」此位老師很有同理心的說,她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但後來回顧,態度還是可以緩和些的處理。她說,或許,科內老師的心裡是害怕的,害怕去面對,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因此能躲就躲。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是:不用那麼強硬的撕破那一面防護面具,也不用跟行政單位對立,畢竟,為了學生好,要為學生做事教書,多多少少還是需要行政的支援。很能接受老師給予的建言,也反省自己被情緒操弄的部分,所以也能甘願承擔自己處理不妥而留下的苦果,畢竟,在行動前,我已經想了一輪,我願意為理念所犧牲的一切。
以佛洛姆提出的五個心理需求分析自己,我更明白自己追求的人生樣態和意義。
相屬需求:指個體具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希望認識別人,了解、關懷別人,並願意對別人承擔責任。
臉書時代,大家都是好朋友,也都不是好朋友。社群媒體是工具,但也淡薄了孕育深刻情誼的能力。期待自己,真實的關心那些需要我關心的人們,不取巧利用網路的便捷性與即時性,只為營造自己愛世人的美好形象,而是具體力行真正發乎內心的關心。例如:維繫跟親密愛人每天的親密對話,沒有其他的科技干擾,面對面的傾心傾聽;觀察家人的需求,在他們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協助和慰藉;知心好友的持續聯繫,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多,要花費時間與精神經營關係,聚聚會,寫寫信。
閱讀古今中外的偉人故事,最近讓我心儀的物理神童費曼先生,看了他的著作「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管別人怎麼想」都讓我景仰與嚮往其情操,即便身為物理學界的巨擘,有機會以此聲名家財萬貫,但從書中看到的是,他一生都是追尋他覺得好玩的事物,而這種「好玩」的態度,讓他以創意推廣物理教學,更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十分欽佩,把冷僻的物理課上得生動有趣。另外,身為教授的他,借由跨國講學的機會,參與巴西嘉年華會,學會舞蹈表演;除了專精的科學領域,費曼先生和畫家友人學習繪畫,更是以科學角度解析藝術。費曼先生以科學頑童的形象,源源不絕的好奇心和行動力,更是超越了其科學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層次,而讓世人見證了其偉大的創造性人格。
鑒古知今,更認清自己想成為的是一個平凡的人,無需太多物質與名利的強求,更想豐富的是心靈的境界與人文的涵養。只要能維持基本生理需求,達成基本的現金流之外,致力於工作和生活以有趣的角度進行創作發想與實作,確實是心中勾勒出活得過癮而不後悔的一生。很幸運的是,我和老公的價值觀相似,也鼓起勇氣往The Road Not Taken少數人願意走的那條路攜手走去,我們相信,這個世界總會有需求,總是需要回到生命的本質,而我們願意回應內心的呼喚,超越物質的比較與爭權奪利,往有意義與創造性的領域前進。
落實需求:指個人希望與別人、社會及與大自然親密結合,從而獲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曾經在某本知名的書看過一個說法,覺得與榮格的理論相近。他的論述大約是:「因為工業革命使得人口流入都市,城市文化的興起,讓人們在空間文明趨近與人愈靠愈近,離大自然愈來愈遠。」然而,都市文明發展至此,我們無可否認都市化帶來了便利,卻也使得人心的藩籬愈見愈高。大樓愈蓋愈多,然而,人心的不信任感卻愈來愈深。我深信,所有有生命力的創意與創作都來自與大自然互動的經驗,身為南部的孩子,鄉村的子孫,血液中始終流動著原鄉的滋養,看待一些物質文明的挑戰,我始終想念童年時和鄰居小孩在田野中冒險的午后時光。
即使,現在和老公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待在城市裡,還是創造機會讓自己看看一大片天空,摸摸小樹,踏踏泥土,儘量建立和土地親暱的關係。而回到原鄉土地,和家人相依相伴是一定會回去的,那種親密與聯繫,才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統合需求:指個人力求自己人格統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義來的心理傾向。
這就是我在這起事件中更認識自己的追求,我因為追尋內外的一致性,也就是統合的需求,可以承受威脅與排斥,因為我深信有更有意義的事情,我還記憶猶新,那年我想當老師的初衷,啟發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即便隨著這四年來的任教生涯的理念碰撞與自我成長,讓我逐漸體會在個令人生厭的升學體制下,不該沈溺於厭煩學生的功利,而是要同理他們的際遇,老師,是一個「窗口」,讓學生看到廣袤的世界和深層的內心本質,學習勇敢,學習改變,學習行動。當我沮喪時,我想起一位摯友對我的提醒:「對學生來說,學校是他一輩子待過算是相對單純的地方,對於資源相對不足的孩子,老師更是他僅能期盼的重要他人,
不管我們的努力能不能立干見影,雖然往往都不可能,但是,這份工作能陪他們走這麼一段路,是很有意義的。」學生那閃閃發亮的眼神,對我而言,是鑽石。
不管我們的努力能不能立干見影,雖然往往都不可能,但是,這份工作能陪他們走這麼一段路,是很有意義的。」學生那閃閃發亮的眼神,對我而言,是鑽石。
定向需求:指個人具有努力尋求生活方向從而獲得心安的心理傾向。
最近開始透過全球最大的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Coursera學習台灣大學歷史系呂世浩教授所開設的「秦始皇」課程,他談到中國歷史有三個鉅變的時候,而現在就是第三個鉅變的時代,身在這這個世代,是不幸,也是幸。不幸的是,價值觀混亂,沒有個明確的方向可以依循,許多人無所適從;幸運的是,混亂的世代才可以開創出自己的格局,尤其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的發達讓我們更能互聯,創造許多令人驚歎的境界。
方向在這紛亂的時代,不再是按圖索驥,不似以往,大人說什麼成功的路徑是升學、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很多原本的公式似乎已是枷鎖,社會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多元的想像、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人生,自己定義;自己的成功,也自己定義。而定義與方向的能力,並非憑空出現,需要反覆的摸索與深刻的追尋,才能理出頭緒,個人親身經歷的刻度,才能有「定、靜、安、慮、得」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