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桃園縣第18屆文藝創作獎「理想城市」

活動內容


桃花源/園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不知道漁人在桃花源裡都遇到了一些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如果漁人真的有在桃花源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生命意義,那何必出來之後還要處處誌之呢? 有人說桃花源是要向內尋而不是向外尋,這樣一來,桃花源的開啟或關閉與否,應該是取決於來到此地的旅人是否已經得到了有別與以往的改變吧!」
    生活的外貌是山的稜線,起起伏伏,每個人都需要桃花源,但或許終有一天,每個人也都不會需要桃花源。而,我記錄,這三年,在桃花園找尋桃花源的故事。
    三年前,南征北討各校教師甄試,最後落腳在桃園,一個我從小到大從未駐足停留過的城市。虎頭山下落英繽紛,南崁溪畔綠樹如茵,第一年,初為人師,時時在繁忙的教學與行政事務奔走,無暇抬頭仰望這一片蓊鬱山景,終日鬱悶不已。
    第二年,為了暫時擺脫煩心事務,開始按圖索驥,踩著落葉上山,鳥瞰城市風景。偶爾的課間,我穿梭在陽光灑落的浮光掠影,傾洩出心中的不快,打開心窗端詳這城市,林立的高樓把湛藍的天空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鴻溝,就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想著:「來到這忙碌的都市,我何時才不會顯得格格不入?」   
    隨著逐漸上手的教學業務,漸漸有時間和體力去一探夜晚的桃園。換上慢跑鞋,循著沁涼風吹的方向,發現,原來夜晚的南崁溪如此的生機蓬勃。跑在自行車道上,我和潺潺的水流聲一起呼吸吐納,累了,就在一旁的公園座椅歇息,聽著一家大小攜伴聊天的歡笑聲,望著遠方霓黃的大樓和黑撲撲的夜空,我發覺,我漸漸不只是在桃園工作,我開始在這城市,生活。
    航空城的口號喊了又喊,一樁樁建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怪手挖了又挖,砂石車來來去去,馬路上塵土飛揚。即使政府祭出利多政策,過度炒作的房價讓我這個異鄉人依舊冷靜旁觀這個城市的發展。城市愈來愈擁擠,視野愈來愈片段,再多的奢華空屋也比不上可以讓老人悠哉遛狗、讓小孩悠遊溜直排輪、讓青少年逍遙打球的一座公園。
     在這城市工作第三年,吃膩了過鹹和過甜的外食,開始在巷弄中尋找創意料理,意外發現隱身民宅的京都風情。車庫創業的年輕情侶,以慢食慢活的概念,包裝「宇治金時抹茶冰」的風情。小店內木質的裝潢和用具,撥放著輕鬆自在的音樂,讓喧囂忙碌的馬路也清涼了起來。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的老闆和老闆娘,少了商業化的模式,多了在地的人文關懷,不僅僅賣冰,也提供一種幸福氛圍,更藉由網路平台串連起桃園的人文飲食和藝文活動,推廣樂活與公益,將所得的一部分捐給流浪狗和流浪貓協會。面臨崩世代的我們,很欣喜能看到這股微型創業的涓涓細流在這塊土地逐漸匯集、發散。
    藉由社群網路互相推薦的推波助瀾,桃園一間間好食、好物、好場所的店家在眼前開展而來。看似一般的平價美式餐廳,聖誕節、萬聖節或感恩節舉辦化妝舞會,邀請街坊鄰居共襄盛舉,老老少少玩得不亦樂乎;座落在社區大樓的簡樸洋食行,採用有機蔬食製作美味餐點,結合乾燥花手、不織布等等的手作課程,讓家庭主婦或退休的媽媽們有一個互相交流的自在場所,一起學習、聆聽和成長。
    年輕人是社會進步的力量,然而,他們的聲音卻又常常被忽略。青春正熾的熱血在中正路大馬路旁的地下咖啡廳溫柔地怒吼,在那兒,你可以蜷縮在溫暖的壁櫥沙發角落,安靜地當文青,啃著詩;在那兒,你也可以在隔音牆的另一室的展演廳,售票演出,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嘶吼著沸騰的黃金歲月。
    愈浪費的世代,反而喚起人性儉樸的本質,二手市集的部落遷徙在城市角落,愛物惜物的有心人開始以物易物,也讓麻木的現代人開始碰觸有溫度的物品。一清早,騎樓下,阿嬤推著自家種的菜,清亮的嗓門開始叫賣,即便路過的行人和騎士匆匆掃過,阿嬤仍然展開笑顏介紹自家沒有灑農藥的新鮮蔬菜。三年來,我都沒學做菜,有一天出門時,阿嬤對我說:「我ㄟ卡裡吵調謀?(我會吵到你嗎?)」我說:「沒啦沒啦。」隔天,我向阿嬤買了地瓜葉,晚上煮來吃,廚藝不甚好的我,卻嚐到一種甜甜的滋味。
    桃園,愈來愈多這樣的地方,愈來愈多這樣的人,不僅僅是關乎食衣,不只是關乎育樂,更攸關理念的傳達和生活方式的交流。除了這些地點,學校更是一個社區資源的發享地,學校裡人文薈萃,有各個領域專長的老師,也有創意與活力無限的學生。週間的晚上,讓學生主辦露天音樂會,邀請社區居民一起同樂;週末時光,邀請退休教師開課教導藝術課程,學生和家長一起浸濡在人文的薰陶中,寓教於樂,朗朗的讀書聲可以伴著心靈的洗禮,讓桃花園裡的武陵人超越原本的自己,不用盲目地追尋,因為,桃花園一直都在這裡。